明天正式上班了,相比放假,我更喜欢工作,因为工作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固定的。长达一周的不上班,每个人都好像很欢乐的样子,反而让我有些不习惯。
以前在每年节假日的时候,树洞邮件会增多。今年也不例外,虽然我没写原创,但是每天也都有推送内容,我的音频课程内容。我以前给自己的内容定义是,陪伴那些孤独的人。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我知道有些人会比平时更孤独,所以我希望用更多的方式来陪伴那些孤独的人。在每个人都很热闹的时候,要去理解这些孤独是很难的,我也并不祈求每个人都去理解这份孤独。
刚好前段时间读到这么一段话:过去没有内心创伤、现在没有内心冲突,活得只有快乐的人,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因为他可能没有共情他人纯粹心理痛苦的能力,粗暴一点的说法就是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一定是要“有一点病”,但不能“病”得太厉害。
因为你有内心的冲突,你才有去了解自己的愿望,而只有你在了解自己的过程,知道自己的脆弱和孤独在哪里,你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
我经常说,我的很多文字是写给孤独的人看的,因为你只有孤独过,才可以理解我写出来的很多东西,一个人如果他认为自己的世界是只有欢乐,只有既定规则的话,是不适合阅读我文字的。对于这个,我也并不觉得遗憾,我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很自然的筛选了读者。
就像我知道热闹的春节人为什么会更孤独一样。但人并不能一直都孤独,如果处于完全不被人理解的状态,或者感觉天地之间没有一个人是爱自己的,自己也没有任何寄托的话,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
人需要可以感受到孤独,是为了偶尔脱离喧闹的人群寻找到自己,而又需要回到人群当中,回到爱情,回到婚姻,回到与他人的链接当中,是因为我们生活当中需要这些链接。
就算我们表达孤独,也需要有人懂得,所以我懂得这些,但也经常说,人并不能忍受长期的孤独,并不能让自己完全的隔绝在情感世界之外。我们或多或少都希望和某些人是产生深刻链接的。
就算写孤独最好的诗人里尔克,他的那句经典的诗句: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秋日》)但是他在给自己爱的人写信的时候,也是另外一种语气的:
“两个人的相遇不仅仅是可贵,他们必须在对的时间相遇,并一起经历深刻而寂静的纪念;让他们彼此牢固地联系在一起,拥有共同的欲求;让他们在面对暴风骤雨时,依然可以彼此相依。有多少人错失彼此,只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习惯彼此呢?在两个人可以共同承受不幸之前,他们必须要共同经历极大的幸福,还有神圣的回忆,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可以在嘴边保持同样的笑容,以及灵魂深处同样的怀旧。”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也因为认识到人的奇怪,所以才会更理解各种各样的人生。我经常说,我的文字是给那些感受到孤独的人阅读,但我更清楚知道,内心孤独的人,是因为更渴望爱的,或者爱而不得,或者因为爱的人不在身边,或者爱就是一种内心的渴望。
很多人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当中,很容易就消耗掉了自己的激情,但是让她放下现在的婚姻,又害怕一个人的孤独,因为目前的婚姻虽然不如意,但至少有一个人在身边,在节假日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陪着,不是那种孤零零的状态。
如何看待这种婚姻关系呢?我觉得用我以前经常说的一个词“保持动态平衡”,没有任何一段关系是,一旦你们结合就永远都是那样幸福美好下去的,而是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刚好最近读到了一本书,里面有一段话,我觉得很适合我说的“动态平衡:
“真正的爱情是存在的,而且这种爱情既不是不稳固的,也不是永恒的。真正的爱情是符合这种定义的爱情——它想要追求永恒,想好好守护爱人,而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目标,可能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些都不是人性本来所具备的。总而言之,爱情的本质或许并非长久,但长久爱情也并非不可能——长久也是爱情定义里的一部分。爱情并非不稳固,但也并非亘古不变,真正的爱情,可能真的拥有这种不断持续下去的奇怪的力量。”
能够忍受和接纳两性关系中所有的动态平衡过程,又能够保持双方成长的感情,肯定会走更远,而那种一旦进入一段关系,就以为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男女,某天必然是分开的。因为动态平衡,才符合现代人情感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