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证以3047.06点报收,上涨71.58,整体涨幅2.41%,总成交金额4404亿,深市以11021.44点报收,上涨392.52,整体涨幅3.69%,总成交金额5246亿。沪深A股上周五合计总成交金额9651亿。
从一周盘面上来看,整周的K线,沪深两市均呈现出快速探底,微型反转态势。周三,上证在盘中已经击破了2900点,整个市场气氛应该比08年的金融危机还要悲观一些。
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在国家反复刺激资本市场的系列动作以后,周五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中重点强调,健康发展资本市场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大力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如大家所见,早上,整个盘面其实是非常糟糕的,但是下午一点钟以后,在三五分钟之内直线拉升。
就目前的经济格局来看,整个结构如果没有中央的强力介入和推动,民间资金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大家要分清事件是国家的事情,还是市场的事情)
周五的政治局会议其实说的非常明白,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衰成败,直接关乎到改革的兴衰成败,资本已经被定义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不像过去20年,是劳动力、土地加在一起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银行间接融资主导,根本就不需要资本市场。而现在,资本市场成为了未来10到20年宏观改革的确定大方向。
当然大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事情无法一蹴而就。改革!既得利益阶层不太愿意参与,海外敌对势力不希望看到中国走科技发展的路。道理很简单,时代巨变,艰难空前,会对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造成非常严峻的挑战。
当然,我们选择坚定的相信,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最终落地。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四条关键新闻,所有人可能都会关注全球的俄乌战争,美国加息等等,其实我觉得大家可以更多的关注我们内部的经济结构转型,因为这才是我们投资的最根本,盈亏扎根于此。
第一,就是42家公司被ST,今年之内会退市,这是历史事件,老的投资人应该比较明白,过去的5年、10年、20年,年年都会有声音,说好的公司要退市,不然消耗资本金,今年开始,终于有行为落地了。这肯定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资本市场将步入良性的进入和退出,不像以前进来了以后就不退出,反复消耗资本金,再从侧面来讲,大家可以乐观的理解为,改革在加速推进。
第二,4月28日,央行设立两千亿的科技创新再贷款。采取的是先贷后借的直贷机制,大家可以明显看出,金融机构是不太愿意去干这些事儿的,因为风险太大。所以说机制开始用先贷后借的机制,可以同时可展期两次。
资本市场搭台,给创新企业资金支持,趋势并没有改变,中央改革的方向和决心,并没有因为市场的疫情和外部因素(比如老百姓的承受程度,重新改变疫情管控方式的需求等等)而改变,中央的定力还是很好的。
第三,4月28日,2022年5月1日到2023年的3月31日,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世界一乱,经济格局一乱,所有的资源价格在乱的过程当中都会大幅的波动。煤炭的供求关系在这个时间节点突变,大家一定要特别小心,但是我们不持有周期股。
年前我们解读过新能源补贴退潮,判断为新能源的阶段性高点。
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是变化的关键节点,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市场的变化。
最后一条是最重要的,2022年的一季报,所有蓝筹股,尤其是金融股,受市场影响,收益率回撤幅度比较大,净利润回调也都非常大,包括蓝筹股的宁德时代,科创版的金龙鱼等等。
大家千万不要被数据所迷惑,看到的数据,是过去市场给你的反馈,没有人可以买到最低点,也没有人可以卖到最高点,神仙难为!但是回想一下,03、04的时候,资本市场中房地产的股票也大多是ST,不赚钱。
个人认为当前是改革过程当中的结构性阵痛,叠加疫情让经济停滞的影响,所有行业都不好,如果手里拿着未来改革趋势里面那些很好的标的,不需要心慌,做了这样的选择,如果出问题,就是国家改革措施的遇到了巨大阻力,钱放哪里都一样。
巴菲特说,如果核战爆发了,谁也没有办法,每个人只能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那一部分。
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在经济崩盘的时候去看市场的波动,这个时候的信息除了让大家心态变得更糟糕,不会有什么其它的结果。如果我们等待的是资产证券化的落地,那么所有的中产老百姓手里面,家里面可能有45%,甚至更高的比例成为股权配置,那个时候我们手上的资产一年能赚多少钱,那个时候才是利润兑现的时候。
类似于人口城市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7、18年,大家排着队疯抢房子,那个时候就必须离场,当然周期会特别的长,正常人也不太愿意去做这样的战略性布局,可以理解。
综上所述,坚定持仓是最佳选择,今天的盘面资讯解读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