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还是那个湘西,凤凰也还是那个凤凰。从我从前向往到染足涉及,湘西和凤凰就从中折断,变成了两个模样。
大家应该和我一样,对湘西的向往,应该都是来自于沈从文的《边城》,沈笔下的边城是一个宁静的小镇,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顺便在平淡的日子里发生一点不平淡的浪漫,那种浪漫只属于情犊初开,属于那个回不去的年轻,也只属于到不了的回忆,不再属于现实。
去年就去过了湖南,只是去了张家界,并没有到湘西。今年是过去是上课。上课的地方是在一个小县城县政府里面。大晚上下了飞机,赶了三四个小时的车,凌晨一点才到宾馆。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上课,昨晚连夜赶路的戾气还没有消除,一打开窗户,一眼就看到了满院子的兵哥哥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广场上,原来旁边就是武装部。对于刚刚看完《士兵突击》的我来说,好像一睁开眼电视就变成了现实,心里就自动的把这些胡子都还没有长出来的小兵嘎子默认成了心里的大英雄。接下来的几天,一直都有兵哥哥们胸前佩戴着大红花,是应召入伍的。我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活,无从切身的体会那一刻的心情,我想到了我哥哥十年前的入伍。时间过得太快了,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了。
真正对湘西的了解是再上完课之后,老板带出去的玩耍和一路上殷勤的介绍。课后的一天老板带我们去了乌龙山,据说就是《乌龙山剿匪记》里的那个乌龙山。湘西紧邻重庆,特别能吃辣,很符合我的口味,而且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也和重庆很像。到了乌龙山,我们先去一家农家吃饭,饭没什么特色,虽然打着土家的旗号,可完全没有把土家的感觉做出来,全然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几勺油加上一只鸡,如果鸡可以不切,他们恨不得丢给我们一只活奔乱跳的让我们吃。吃饭的地方倒是很有特色——在一个山洞里面。然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说的我们好像能把一个山洞吃下肚一样。
吃过饭,就去鲶鱼洞。之所以叫鲶鱼洞,据说是因为里面住着很多的鲶鱼,洞口的形状也像是鲶鱼的嘴巴。那天的天气很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最爱路两边的翠竹,一簇一簇深入天际,迎合着蓝蓝的天,随手一拍都是一张绝美的风景。
鲶鱼洞是一个巨大的溶洞,以前见过溶洞还是13年在贵州,那个时候对溶洞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只是感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次的溶洞没有贵州的大,却是精致了很多,千奇百怪的形状,随心所欲的摆放着,再加上人类的想象,便成了一个远离世俗的童话世界。
整个溶洞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在这样的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还能有一个能容纳的下两三百人的沙滩,是的,是沙滩,还有细细碎碎的沙子,像是在海边。那一刻,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站在沙滩上,任柔软的沙子爬上脚背,嬉笑着打闹。沙子们是不安分的小孩子,一阵烟的玩够了就躺在岸边休息,静静的听来自人群的喧哗。
跟着导游,导游是个很美丽的小姑娘,唱的一首好苗族歌曲,歌声轻扬,一首入人心肠。
我心中的湘西应该是这样的一番模样:细细长长的水流淌,一支竹蒿长过天际,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处处都是青砖绿瓦,穿着碎花裙子的小姑娘一蹦一跳的从身边经过,打翻了一地的童趣。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或许是一个特定的形象,或许是情窦初开时所有姑娘的模样。宗教和文学不断地营造梦土吸引人的灵魂,可是现实社会又不断以柴米油盐拉扯着人的肉身。现世乡梓已经很难回得去,心中的梦土又飘摇不定。回不去的原乡当然不是美事,美的是把人生当成半途。
林荫小道,走在木板小道上,身边虽然仍旧是光怪陆离,人声鼎沸,心却突然就安静下来,夜是寂寞者的灵魂,踩着阳光斑驳的倒影翩翩起舞。
旅途中从来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一颗融入风景的脚步。很喜欢一个人旅行,很多人一起玩耍,看到的仍然是人,是社会的缩影。但是一个人玩,除了自己的内心,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大自然本身。
从小就爱竹,湘西一路上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这着实给湘西加分不少。爱竹的原因,除了家里从小家里后院就有一笼竹子之外,恐怕更多的原因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整个红楼梦里,只有黛玉的潇湘苑里有一院子竹林。竹子是文化的象征,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我问开车的老板,这里的竹子都是野生的么?老板回答是的。也只有钟林毓秀之地才会长的出这么清高的竹子吧。
在不断离乡的脚程里,在追求知识的困厄内,体会人生的泪水中,隐喻于格言的人生道理,不知不觉变成鞭策成长的另一条动脉。每次旅行完毕,我总是会写一些记录性的文字,我相信,文字的力量比一张简单的照片来的更持久绵远。
希望多年后依旧热血喷张,依旧喜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