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即时愉快的吸引力”概念,你是愿意今天获得一块糖,还是明天获得两块糖呢?不少人更愿意今天立刻品尝到一颗糖的味道,不愿因等到明天。一方面是这颗糖的分量太小了,似乎不值得等待一天的时间,如果改成1000元,那么大部分人可能会等到第二天;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当下的感知会超过未来,特别是对于风险厌恶者,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今天是黄金周的第四天,下午独自在家,心想是不是可以放松下,又想打开游戏玩两把;但是看着自己的工作生活目标还没有哦着落,如果打游戏的话就很可能一下午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坐在窗台的藤椅上思考,人啊,一辈子 太短了,虽然现在还年轻,但是有几个十年?
我第一次接触游戏,是小时候的小霸王游戏机,当时看着身边的小伙伴玩得忘乎所以,十分羡慕。但是那玩意儿在妈妈的眼里,就是十足的恶魔,是会让人玩物丧志的东西,虽然内心满是羡慕,但是我从来没有机会去游戏机厅实地操作一下。记得有一次一个远房亲戚哥哥来家里做客,带我去游戏机厅,才刚刚摸了两下摇杆,就被妈妈发现揪着耳朵拖回家教育了一顿,内心的阴影啊。
十岁的时候,婶婶以我生日为由,送了我人生的第一台游戏机,要 将近100块,妈妈知道了急忙要退货,但是好说歹说留了下来,但妈妈总是觉得这东西是买来害我的,宠孩子就是害孩子。以至于我每次玩游戏都是等妈妈 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拿着黑白电视机躲到楼顶或者小房间里,晚上一两个小时,或者是搬到邻居家里和小伙伴爽一下,索性后面就放在邻居家里了,方便我作案。
这些过往,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候也不是说游戏上瘾,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吧,一个小孩如果对新事物,对自己很少有机会接触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那似乎也挺奇怪的。现在长大了,天天都能接触游戏,是不是就对游戏失去兴趣了呢?
很遗憾不是的,越长大越发现游戏真的是让人玩物丧志啊,在我之前的文章《你真的“劳逸结合”了吗?》里提到过,心智健全的人玩游戏很难做到“随便玩玩”,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绕进去了,因为要强,所以就会不断地往里边投入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而这些沉没成本很难让散户思维的玩家放下游戏,因为这会让人觉得自己之前的投入都白费了,结果继续投入更多。
游戏的设计,涉及到游戏公司和玩家的博弈。如果一款游戏设计的非常简单容易通关,那么它的可玩性就比较小,难以持续盈利;如果太难,只有少数喜欢挑战极限的人才能通过,受众就会太小;因此难度适中的匹配模式就可以大做文章了,并且设计各个等级,满足玩家的荣誉感,在生活中看似平凡的普通人,在游戏世界却可能是最强王者(这是不是让各个次元世界的人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我没有办法评判“只想在游戏世界里当个王者”的思想有什么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是那可能不太适合我这么一个实用主义者。想想自己在游戏世界里征战多年,得到的结果只不过是人家修改的一个参数,多少有一些可笑和可悲,即便那样的参数代表了个人游戏能力的提高,但是那就是我的理想吗?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几件事就已经很不错了,花费大量的时间打游戏只会让我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虚无。
在空闲的时候,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我时常也会有“来一局”的冲动,但是这种能够获得及时反馈的游戏,真的很像毒品,习惯了即时反馈的条件反射,就不愿意再为需要等待时间和坚持的长久目标去奋斗了,这才是游戏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
因此,要想克服及时愉快吸引力的魅惑,一方面需要设定好目标规划,明确延迟满足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回报,如果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想这足够抵御当下的诱惑了;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极度的风险厌恶一定会让自己做出目光短浅的决定,适度的风险偏好,却能够让年轻的自己更加敢拼敢闯,敢于对未来投资下注,最后引用一句话,与君共勉。
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