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天和闺蜜聊天,提起我的书友大羽:才发现我们都相识近10年了!
闺蜜好奇地问:“那你和他见过面吗?”
我也好奇:“为什么要见?”
闺蜜感慨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还能有一个男人没有杂念地陪你谈小说,这一谈就是小10年,太难得了吧?!
我也深觉不易,一时兴起就发信息给大羽:你长什么样呢?
大羽隔一秒甩过来一张自拍:穿着军装,一脸严肃地坐在桌边,墙上挂着水壳和军帽。
我笑:你长得很凶。
大羽也笑:我内心很温暖。
02
09年冬天,我离职搬家,定居在H城。
刚到一个新地方,工作又没有着落,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各大网站注册,一边读别人的小说,一边写自己的小说,其中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起点。那时候的起点正是鼎盛时期,《凡人修仙传》正在火热连载,“我吃西红柿”据说年收入几百万,我正是抱着“一夜成名”的奢望踏入起点。
那时候想得真简单,就因为上学那会作文老作范本,就因为作文经常得100分,就单纯地认为自己具备当作家的天份,不管不顾地写起来。
现在想想,如果一件事你都没搞清其所以然来,还是不要去做,否则离目标越来越远。
我那会写一群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大纲,不考虑线索,甚至没有人设,提笔就写了3万字。当时的编辑白骨很快给我发来信息:您的作品已经满足签约条件,请联系我……
那是第一次和别人签约,又是在起点,那个激动,因为当时写到10万、20万才签约的作者一大批,就觉得自己很牛,快乐地签约了,等着成为第二个“我吃西红柿”。其实就像白骨后来说的,我们签约分两种,一种签作品,这种表示作品很有市场;一种签作者,这种是看重作者文笔还不错,作品不一定多好,先培养着。我想我是属于后者。
发到第七章时,脑子里依然一片浆糊,想到哪写到哪。文章的水准可想而知,就记得有个网友留言:作者大人,麻烦你分分段落,看得我这个累啊。
那时候的点击几百,评论就几条,绝没有火爆的作品下方催更的现象,我想当时能读我那部小说的读者也真不容易,也就在这时,大羽带着他的作品屡次来我评论区打广告。
没有粉丝追捧,又没有新思路,就进了大羽推荐的作者群,发现一批像我这般打着“文学梦”的旗号想着一夜成名的年轻人。
大羽的小说也无人问津,但我们还是按照编辑的要求天天更新,一个月后上架,首页推荐,就等着作品大热,和网站分成。
那时候没事我就去后台看账单,只有几角钱。那时候订阅一章只需要几分,大羽安慰:不错了,至少表示有人花钱看,之前我都不敢想的。
03
觉得靠写作起炊无望时,我乖乖地上班去了,一个月挣2000块,一天上8小时的班,打打文档,喝喝奶茶,下班和小姐妹们唱歌、逛街。日子终于走上了正道。
因为和起点签过约,又是自己第一部长篇,想着怎么着也要写完,于是一直更新到完结,最紧张的时候早上5点就起来码字,码完一边追公交一边咬大饼,没感动别人,倒是把自己感动地够呛,有这劲头,什么工作做不好。
小说完结不久也就下架了,更是无人问津,我也把心收到工作上来。那段时间估计大羽也很受挫,也不怎么冒泡了。我们只会在工作忙碌的间隙问对方:最近,你写文了吗?
一直到第二年夏天,我又不甘寂寞地去榕树下写稿,给17K当网编,大羽二话不说甩给我一段文字:这是我第二部小说的前六章,看完给我意见。
我们对文字的热爱又再次燃起,这次不再是为名或利,单纯因为喜欢和信任。我认真读他的每一个文字,然后告诉他哪些点吸引人,哪些点差强人意,他总认真的改过,再发来给我看。
大羽在西藏那边当兵,具体什么兵种,多大年纪我一概不知,我们只要说话必是聊写作、谈小说。直到2014年他加了我的微信,才惊讶地说:我一直以为你是个爷们!
他喜欢叫我大姐,我喜欢叫他老大,我们说话都直来直去。有段时间我们聊着合写一部小说,小说还没写,先为取名争起来。
他说:我要叫老牛
我说:我不想作嫩草
我说:猫先生和鱼小姐怎么样?
他笑:猫吃鱼呢
这是唯一一次我们说笑的时候,平时聊得最多的还是小说。他说我的长篇欠缺骨架,我说他的开头没有代入感;他说现在传统文学没有出路,商业小说又不想写;我说你可以曲线救国,先混点名气,再折回传统。
有时工作受屈,有时生活琐碎,就特别感谢还有这么一个人,陪我一起做文学梦。
记得有次因为工作老是加班,先生抱怨引起家庭纷争,那晚气急的我摔了手机,大冬天赤着脚坐在书房里,浑身发抖,眼泪横流,偌大一个城市,发现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那晚打开电脑,我和大羽又聊了很久的小说,我的泪还没干,可心已经渐渐明朗,生活不仅有琐碎,还有诗和远方。
04
大羽写的第二部小说终于出版了,虽然他几经周折,跑了很多地方,也只收获了5000元,但他终于圆了自己写书出版的梦!我特别为他高兴,也将他寄来的那本书好好收藏在书架。
我也写了第二个长篇,这次知道写大纲,也注意人设,粉丝不多,但终归有人追着问:什么时候再更新?
写到第十五章时,有网站推荐影视,一等就是一个月,后来也是不了了之,再次受到打击,我干脆放弃写文,安心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收到大羽的信息,我才会想起那些在起点奋战的日子。
有天,在我整理书架时,突然想:既然我这么急功近利,何不随了自己?写长篇一时半会都没有收益,不如写短篇?
说干就干,我开始专注写短篇,各种杂志,各种公众号,海投!
渐渐地,过稿率越来越高,每个月也开始有固定收入,那种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也随之而来。
但我从来不敢奢望全职写作,我深知写作是寂寞的,是需要热情与灵感的,单靠写作为生,你消耗的不仅是你的热情,还有你对生活的希望。我知道大羽也绝不会为了写作放弃当兵,他给我传过他拍的照片,西藏的蓝天、西藏的白马、纯朴的藏民,那里有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记得有个作者给我的公众号投稿,他说的第一句话让我心里难过。
他说:你应该是个善良的人,可怜可怜我,让我的稿子过了,好让我吃碗拉皮!
我不知道他这句话有多少掺假的成分,我只告诉他:文字是高贵的,你也是高贵的!不要让别人可怜!更不要靠写稿为生,除非你已经是业界大腕!
05
我找大羽给我写稿,我说我给你稿费。
大羽说我的稿子太贵,你给不起,但我愿意免费为你写。
他还说:如果你发不起稿费,我还能替你发。
他更是在夜里11点发短信给我,只为某篇文章某个段落的修改。
大羽工作之余就是写稿和摄影,他已经出了第二本书,这次还不错,有5万,但他依然说:我只想好好当我的兵!
回想近10年来的起起落落,起点还在,我和大羽的第一部小说却已搜索不到,留下来的东西更珍贵,那便是在这繁杂世界里,我和大羽有关小说的那些闲聊,会让人振奋,也会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