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并非孩子的一种特质,它是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它是孩子在特定环境的表现,适合的外部环境就像专注力的“蓄水池”能让孩子的专注力水位迅速上升。恶劣的外部环境就像“大漏洞”,可以让专注力瞬间见底。所以,问孩子专注力差怎么办?不如问:怎么营造专注力的蓄水池,避免专注力的漏洞?
是什么造成了专注力的漏洞?细心观察,排查最显著原因,找到解决方案。
另外,如果已排查了各种情况,你和孩子还是在同样的问题下反复纠缠,说明孩子很大可能是在用“慢”来和你对抗,是孩子在抢夺自己的主动权。他不想被你掌控,他要反抗要拿回自己在学习节奏的主动权。甚至是用慢来控制父母,父母期待他写得更专注更快,他就故意用写得慢来控制父母,写得越慢,父母投入的关注就越多,他是在用“慢”获得更多的关注。虽然这种关注让人不舒服,但却是孩子用来控制父母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这时你越催促,他专注力的漏洞就越大。
放空专注力的第二大漏洞是“标签”,如:你是个专注力差的孩子。这就是标签,心理学叫自证语言,孩子会慢慢用行动去证明,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一来,专注力差这个标签就成了一个永远在吞噬专注力的大漏洞。
催促和标签是专注力的两大漏洞。
如何帮孩子堵上漏洞,还他一个坚固的,丰沛的专注力大水库呢?
方法叫做:让你慢你却快。
第一步: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不催促,反其道而行之,做自己的事,让孩子做作业陪你,而不是让你陪孩子做作业。前后颠倒,心态有天壤之别。(父母自己体会)
第二步:你做慢点等等我。恳求孩子慢一点,多花一些时间做作业:我在做重要的事,你也做你的作业,可是我忙到后面想要偷懒,所以你做作业要慢一点,在旁边陪着我的时候可以顺便监督我,这样我才能坚持把我的事情做完。如果你先做完作业去玩手机,就没人监督我了。
第三步:我真的想要你慢哦。如果完成以上两步,孩子做得比以前快了,你要表现出略微失望,然后不得不效出手机,说:哎呀,怎么搞的。你以前不都挺慢的吗?如果孩子写得慢,要给予鼓励,了不起,你真的可以做到这么慢。
总之,就是要表现出完全不在意“慢”这个问题。结果是要么更快,要么更专注了。
慢变成了父母期待,快成了挑战父母,刺激父母,给父母出难题的方式。以前用“慢”来对抗父母的杀手锏不管用了,孩子只好把它扔掉了。“催促”这个漏洞就被堵上了。同时也堵上了“标签”的漏洞。孩子的慢不会被解读成:我就是个专注力差的人,而是被解释为:妈妈要我慢,我才慢的。孩子不会认为慢是个不可改变的问题,还会让孩子增加对“快慢”的掌控感。既然我想慢就能慢,那我想快的时候,也是可以快起来的。孩子收回了主动权,真正掌控了自己的学习节奏。变成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人。
做完作业能玩手机,是为家长设置的。孩子做作业快了,家长开心,慢了,少玩会手机,家长照样开心。无论他是快是慢,对家长来说都变得有好处了。这样家长就能从孩子专注的焦虑中跳出来,给自己和孩子松绑,心态放松了,才能真正放下催促和标签,堵上专注力的漏洞。这个方法叫悖论干预。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干预手段,即利用你们问题和焦虑,把你焦虑的事情,反过来变成你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