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决策,对于已成年的我们,并不陌生。感性的、理性的、深思熟虑的、无奈被迫的,往日的种种选择在时间的作用下,堆砌成当下的一个个“我”。谁能界定,什么样的选择是好的;谁又能定义,我们做选择时的正确姿势是什么?乍一想,这还确实是道复杂题,因为每个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的人所做出的选择背后,都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在支撑着。
关于选择的思考,一直扎根在自己心里。时常立足当下回头看,有些决策如果重新来过,很可能是不同光景。碰巧今天翻书,在采铜老师《精进》的第二章,看到类似的探讨。其中的一个词以及一种分析机制,自我感受比较深刻。
一个词——“隐含假设”。作者对此的定义,有点类似于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对于“心智模式”的解释。大体含义是: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他们往往深埋在潜意识当中,且会在我们思考过程中设置隐含的框架,从而限制思考的角度和范围。道理等同于“一万个哈姆雷特”效应。当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能做出一个最优决策时,作为准备,我们需要进行自我观察,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通过逻辑思考,甄别出其中的不合理性,灵活思维,开拓出不同的决策路径。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人与人特定场景的博弈中,隐含假设往往是“赢得对方,自己胜出”,而突破这一假设,便不难得出“双赢思维”。
另外,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分析机制,作者把它称作“维度分析法”。对于感性占人格主导地位的我来说,这类理性分析无疑又是一项跳出舒适区的工程。内容具体来说说,四步。
一、源头梳理,思考初心。重新进行自己对于待评估项的原则和价值建立,包括自己的偏好、自己的客观条件限制等。
二、将待评估项的所有相关因素列举出来,要求尽可能全面立体。
三、权重计算。先对于罗列的因素,按其相关性进行-5到5分的权重赋值。然后从自我出发,给出所有罗列因素在自己心中的权重分数。
四、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多个备选项的分数进行比较。
注:以上四步的描述可能有些晦涩抽象,时间原因,这里暂且作为用于自我巩固的简单输出,想深入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精进》这本书第二章-关于如何克服选择弱势部分的探讨。
当然,并不是所有选择都适合同上条分缕析,当情感因素介入过多,跟着感觉走可能更加可靠。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就在其所著的《如何做出正确决策》中强调:“决策时不进行理性分析,并不代表分析没有智慧;直觉判断往往可以被训练出来……”如此看来,选择与决策的执行,在不同场景下,需要合理动用我们的感性与理性,这又不乏是门学问。好在,科学证明,这是一项可习得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