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职场加“笑料”

昨天,我的一个同事因为吃了个桃子,引发急性肠炎,未能准时出席某互联网公司创业课堂上,爽约了2000多人,后来,他的一位朋友帮他救场。这位朋友到场后,讲了段很“接地气”的开场白: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东西,但是它有些东西改变不了,比如我的好朋友XXX突然急性肠炎在医院里打点滴,他就没办法过来。在今天中午差不多12点的时候,他说你要替我去救场。我觉得创业太重要了,所以就把高大上的活动放掉,来拥抱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未来……开场白赢得一片掌声及阵阵笑声。

相对而言,我们都更喜欢幽默的人,尤其是课堂(讲座)上,演讲者的即兴幽默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也都知道幽默使人放松。但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尤其是老板和管理者似乎更喜欢“不怒自威”这个词,所以,他们常常看上去是一副“苦大愁深”、“不苟言笑”、非常严肃的样子。在我们过去的调查中,很多员工对其老板(或直接上司)的评价是:太严肃了,让人害怕,工作起来觉得压抑,如果(领导)能够轻松一点,就好了。或者,这也符合管理者们对自身的预期,他们往往认为如果不严肃不足以展现其威信。然而,有很多事例表明,最受欢迎的老板(管理者)懂得如何开玩笑,并善于调动员工的幽因子(那些严肃、不苟言笑的管理者如果工作业绩突出,获得的主要员工的尊重,而非喜欢)。

同样,斯坦福大学一位研究员最近在学校网站上发了一个视频,其中提到,职场人士得了“缺笑症”。婴儿每天平均笑400次,35岁以上的人则只有15次。包括盖洛普近期也作了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人们周末笑得比平时多。也难怪,工作场合中人们都努力保持冷静。那么,公司及领导者该如何让员工多笑一笑呢?在休息室播放《武林外传》?安排下班后一起看脱口秀,如黄西的《是真的么》?或者每次开会前先讲个笑话?多数人会说,问题是每个人的笑点都不一样:你觉得有趣或捧腹大笑的笑话,另一个人可能认为毫无乐趣可言。

据分析,引人发笑的情景通常是“错误、令人不安或充满威胁的”,但又似乎是“合宜、可接受或安全的”。例如,挠痒、调笑、无大碍的小差错。当然,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笑话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喜剧非常依赖语境,它是一种“在共享信息基础上的精心编排和暗讽”。但如果你了解听众,“良性冲突”的秘方仍能帮你制造幽默。你可以与同事分享自嘲式的故事;与老同事相互揶揄;私下里,开些能引起同组人共鸣的玩笑(通常针对“局外人”,比如傲慢的咨询师或者笨拙的实习生)。当然,开这些玩笑时要小心,尽管强调优越感的幽默存在于世界各地,但歧视性的评价显然会冒犯他人。

毫无疑问,工作场合需要笑声。根据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商学院等院校的研究,在工作场合,笑声能带来诸多益处。笑声能纾解压力,赶走烦闷,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幸福感,并激发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的分析准确度及工作效率。同时,笑声总是更能够与融洽的组织氛围相联系。

当然,管理者也要注意“幽默”的副作用。伦敦商学院学者在研究中称,虽然那些擅用幽默的领导者更能激励员工,但员工不太尊敬那些搞笑未果,或拿自己开涮的领导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天就是双11啦,想必又要掀起一波购物狂潮,准爸妈以及年轻的父母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面对五花八门的前所未有的促销力...
    零一数藏阅读 2,271评论 0 0
  • 时代造就英雄,对我来说萧红可以称为她本时代的文学英雄。 海明威说过:“成为作家的重要条件是悲惨的童年”。这句话不无...
    赵暖阳阅读 1,339评论 0 0
  • 厉害了,我的国。农村田地荒芜谁之过?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农业大国不种粮,却把钢筋水泥作为支柱产业?依靠进口转基...
    欧阳小川阅读 2,880评论 25 23
  •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片子是孤儿怨,这是一部惊悚恐怖片,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因为收养了伪萝莉而发生的一系列可怕的故事,故事节...
    stardust1128阅读 8,59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