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到的一个习惯是知己解彼,很多时候我们想到的是双向沟通,怎么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但很多情况下就算你懂得和别人有效沟通,也不一定懂得怎么和自己有效沟通。知己解彼难的不只是解彼,还有知己。
不以“知己”为基础再去“解彼”,往往是避免了人际上的冲突,避免不了内心的冲突。
我们总是在说做事要激发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又无时无刻地在和自己的惰性对耗。活得很燃的人真的见得不多。这种燃不一定说你看起来很激烈,很闪耀,只是你时不时的会在ta的眼睛里看到生命的火光,就算只是很平凡的生活,你也可以感到ta的生命是在实实在在地度过,而不是仅仅利用。这是懂得和自己相处的人才做得到的事情。
”活在当下“、“和时间做朋友”这样的说辞很多人都挂在嘴边,但也仅仅是挂在嘴边。在一再标榜时间利用率的现在,“和时间做朋友”只是一句空话。我觉得我可能更多的是在“和时间做买卖”,很难安然地仅仅度过和享受时间,总是迫不及待地去利用它。并不是说用自己的时间去学习和历练是一件坏事,相反,这可以是一件特别好的事,问题只在于你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还是迫于某些压力。
学写作、学英语、看书、认知升级有多少原因是自己享受其中,又有多少是在随大流,就像突然在迷茫琐碎的生活中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给自己的挣脱增加了一点点可能性。其实好像也并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诉求。成长是艰难的,但是如果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的欲望导向,那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是喜悦多过痛苦。如果你真的在自己认为的应该去做的事情中做得做不下去,请和自己好好谈一谈,”你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到底是你发自内心的声音还是只是别人觉得好你也跟着做。你这辈子要去做什么,你想要做什么,这样的题只能自己做,抄作业是拿不了高分的。
“知己”是活得通透的前提,你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欲望或者说信念的时候,怎么在这个无常的大染缸里保持通透。
到目前位置,我见过的真的在享受自己生命的人,很奇妙,两个和尚一个尼姑一个挑夫。
寂静师父
13年的时候,参加过寂静法师的面向教师的“醒师营”,听他讲课,是个很有趣的修行人,总是非常开朗的样子,用很通俗的语言把佛法融入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理念中来传递给大家。后来也有关注他的动向,举办了很多次面向学生或者企业家的夏令营,冬令营,一直在传播他心中的美好也在点燃他人心中的美好。他在很多人心里种下这样一棵种子“让世界因我而美丽”。这是了解自己,活得通透。
圆集师父
14年在福建一座小山上,和圆集师父住了两个月,整座山上就我们两个人,平时圆集师父的弟子(在家居士)也经常会上来找他喝茶,不过一天中没有人上山的时间师父都是在打坐,念经。比较有趣的是我们每天都会去放生。我在那住的时候,山上已经是有水泥路,住的地方除了蚊子多其他也还好。不过听其他朋友讲,圆集师父在那已经住了5、6年,以前上山的时候路都没有,有时候还有带上镰刀开路。圆集师父是在藏地出的家,以前一直在藏地,但他说来福建这边放生也是他的一种修行,所以这里就突然多了一个奇怪的和尚,当地一些信佛的人也受到他的影响,经常放生,偶尔上来请教他问题。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来找他的人多了,他也只是一直坚持着放生的事业。这是了解自己,活得通透。
牧灯师父
17年去了四川的西来禅师参加去峨眉山朝圣的徒步活动,遇到牧灯师父,她没有出家之前的事迹完爆一堆文艺青年。很早就做了政府的旅游规划顾问,参与了四川一个民俗村的规划建设,跑了大半个地球,资深驴友,做陶瓷和制茶手艺一流,是有名的茶课老师。遇到她的师父,然后修行,然后出家。现在在筹建一件寺庙,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甚至请动了安藤忠雄做了寺庙的设计。牧灯师父在天山修行两年之后,孑然一身到四川筹建这样一座寺庙,这个难度真的很难想象。她默默在坚守,在这个坚守的过程中还帮助了很多人也吸引了很多人。阅尽繁华,从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这是了解自己,活得通透。
不知名的挑夫
同样是在峨眉上朝圣的路上,登上金顶的那一天,我们的队伍遇到一个挑夫,他非常开心,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峨眉山上的挑夫每天都背着水或者建材上山顶,一趟也就几十块钱。我们从山脚爬到山顶,中间还过了两夜,都觉得累成狗。辛苦的工作,微薄的收入,但是这个挑夫大哥给人的感觉比我们这批过来朝圣的人要幸福得多。都说有些幸福是从对比中来的,当你在对比中已经很难获取到优越感的时候,或许这个时候还能快乐并且带给人快乐,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幸福。乐天知命、安之若素,这是了解自己,活得通透。
人生得一知己很难,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己有谈何容易。希望我也能早日发现和直面自己最深处的憧憬和渴望,和自己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