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用“精准”击破“差不多”

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因凡事只求“差不多”丢了性命,这一经典形象对当下作风建设仍有深刻警示。在工作中,“差不多”看似是小事上的敷衍,实则可能埋下隐患,唯有以“精准”为标尺,才能破除“差不多”的惯性思维。

精准是责任意识的体现,容不得“差不多”的模糊。在航天工程中,一个螺丝钉的松紧、一个数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失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团队,对每一个参数都进行上千次校验,对每一个部件都做到毫米级把控,正是这种“差一点都不行”的严谨,才让火箭顺利升空。反观现实中一些工作,报表数据“大概齐”、政策执行“打折扣”,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稀释了责任。把“差不多”当常态,本质上是对工作的不负责,对群众的不担当。

较真才能防微杜渐。“千”与“十”的笔画之差,在“差不多先生”眼中无足轻重,却可能让账目错乱;工作中“大概”“可能”的模糊表述,看似只是措辞随意,实则埋下政策走样的隐患。就像桥梁工程师容不得钢筋焊接有丝毫偏差,干部干事更要在细节处“斤斤计较”:统计数据时,多核对一遍原始记录,避免“数字政绩”;审批流程中,多追问一句合规性,防止“人情绿灯”;服务群众时,多确认一次满意度,杜绝“半截子工程”。每一处“较真”,都是在为事业发展筑牢防火墙。

精准是专业能力的要求,绕不开“较真劲”的打磨。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需求,更需摒弃“差不多”心态。基层网格员入户登记时,若把“张三”写成“李四”,可能导致惠民政策落实错位;市场监管人员检查商户时,若对资质材料“扫一眼”就过关,可能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这些细节上的“差不多”,最终会变成群众感受上的“差很多”。专业能力的提升,就在于对每一个环节较真,对每一个疑点深究,在反复打磨中练就“火眼金睛”,让工作经得起检验。

破除“差不多”思维,需要制度约束,更需自觉意识。要有明确的工作标准,让“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章可循,能从机制上压缩“差不多”的生存空间。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在心中立起“精准”的标杆,把“认真”二字刻进职责里。就像老工匠对待手艺那样,专注于每一个细节,追求尽善尽美,让“差不多”在严谨态度面前无处遁形。

作风建设没有“差不多”,只有“差很多”。从“差不多”到“精准化”,隔着的是责任与担当,连着的是初心与使命。唯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真正让群众满意、让事业出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民意“聚光灯”与民声“放大镜”下深化作风建设 作风系于民心,关乎事业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
    安小小啊啊啊阅读 13评论 0 0
  • 我已经六岁走在田野里 一个不小心扑倒在水里 该怎么办 弄脏了新衣弄坏了玩具 爸爸会生气妈妈会着急 该怎么办 站在春...
    量子极速阅读 23评论 0 0
  • 以众人心为堤,铸牢“防洪堤坝” 2025年6月24日,当洪水漫过“村超”赛场的绿茵,当浊浪吞噬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贵...
    一颗草籽阅读 43评论 0 0
  • 彩妆界的“行为艺术大师”:我与色彩搏斗的十年血泪史 作为一个在彩妆圈摸爬滚打十年,却始终没搞懂“眼影晕染”和“锅底...
    繁华三千不过云烟阅读 29评论 0 1
  • 陶瓷雕铣机:误差补偿技术引领加工精度新飞跃 在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陶瓷零件以其优良特性成为关键材料。然而,陶瓷材...
    鑫腾辉数控_付阅读 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