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对于童年,鲁迅先生他是幸运的。 素来口诛笔伐的他,笔下的童年却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可谓妙趣横生,没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严肃,多了一丝温柔的人间烟火气。
不必说少年闰土这样的机灵玩伴,也不必说会讲故事的保姆阿长,就单单看《社戏》,就能看出鲁迅先生对于童年是十分怀念的。
尽管此时的鲁迅先生已41岁,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他可以说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地位也令人尊敬。居住在偌大北京城市的他,去热闹的戏园里看戏,只觉得聒噪,对于久远的小时候看戏的经历却记忆犹新。
01
鲁迅先生在北京是看过两次戏的。 第一次来到戏园,红的绿的在眼前闪烁,台下挤满了人头,中间剩下几个空座却是有人的。被人领到侧面去的长板凳旁,却是坐板极窄,凳脚极高,像一副私刑刑具一般。莲戏台都没看清楚,鲁迅先生就伴着耳朵咚咚咣咣的响声,逃也似的跑出了戏园。
第二次进戏园看戏的经历也非常不愉快。因为湖北水灾,买一张两元的戏票当作捐款。再加上有想看的名角,鲁迅先生又抱着希望去了。但这次也是扫兴而归,没有座位不说,还要远远地挤在人群堆里观戏。没有等到想看的名角出场,还因不认得台上正唱戏的名角,被身边的胖子给蔑视了一番。在逼仄的人挤人的空间里,在胖子嘲弄的目光里,鲁迅捱了三个小时,终于熬不住还是跑了出来,顿觉神清气爽。
02
鲁迅小时候看社戏,就是在野外看的。 那时候,他还只有十二三岁,在外婆家里做客。白天因为没有预订好船,鲁迅一家无法去邻村看戏,他郁闷了一整天。后来,热情好客的村里的孩子们,看戏回来便带着鲁迅去看戏。在迷茫的夜色里,一群孩子划着航船,开开心心地去看戏。等到了邻村,就把船停了下来,大家一齐挤在船头,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到后来,一个老旦出场,咿咿呀呀地坐着唱了起来。喜欢看翻跟斗、看打人打仗的孩子们觉得无趣,就商量着驾起船撸回去了。鲁迅听到悠扬的横笛声,疑心老旦已经退场,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可见,当时的他还没看过瘾,还恋恋不舍着呢。
船载着这群活泼好客的孩子们在河水里飞快移动,就像一条大白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游走,连过路的大人也忍不住叫好。划船划累的孩子,又把船停了下来,走上岸边的自家田地里偷一点罗汉豆。带到船上的后舱里,生起火来煮豆子。豆子煮熟了,大家就把船停下来,任凭船漂浮在河上面,围坐着一起搓豆吃。吃完豆,就开始洗器具,把豆壳往河里一洒,偷豆的证据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吃饱的孩子们,心满意足又开始撑起船来,回到自己村里的桥下。停船上岸,各自回家。
03
这样的景象在城里是见不到的,只有在乡村基才有。这样的看戏经历现在也是几乎没有了,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是再也不能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