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二学期,开篇便是鲁迅先生的《社戏》节选。说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学生心里,其实是不爱看的。于本人来说,小时候看到鲁迅的文章就头疼不已,篇幅冗长不说,白话文又不像白话,读起来难以入心。可不知怎的,十几年后的自己越来越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了。究其原因的话,本人想还是因自己年岁渐长,心思沉重了些,也能理解鲁迅先生一点皮毛了吧。可让本人给学生讲鲁迅的文章,其实还是怵的。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社戏》内容很简单,线索也很清晰,按照看戏前(1-3)—看戏全过程(4-30)—看戏后(31-40)的顺序划分层析结构。
先说看戏前。
在绍兴的历史上并无鲁镇这个小镇,鲁镇来源于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孔乙己》提到"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当然,现在是有鲁镇的,也是鲁迅文化的象征之地。虽然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是真实存在的,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就算有不实,也无可厚非。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吧。文中提到每年都跟母亲回外祖母家归省,女儿出嫁后定期看望自己的父母,百善孝为先,这是咱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关于“平桥村”的描写:极偏僻、不满三十家、只有一家杂货铺,从这些副词的运用,可以看出,作者想极力渲染乡村和城市的不同。这里极其落后,毫无大城市的繁华和有趣,但在作者看来,却是“乐土”。本人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就说百草园是“乐园”。联系到一起可以发现,小鲁迅的童年快乐大多是在一些很不起眼,也最有趣的地方。这就是儿童视角的一种体现吧。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大城市的繁华也好,大院子的美景也好,小孩子是不稀罕的。不仅如此,上学的孩子最不喜欢学校、读书,于百草园来说,三味书屋是“讨厌”的,于读书来说,作者在平桥村受到的优待更是使他快乐的。没有礼教约束,不会排行论辈,每天嘻嘻哈哈,玩玩闹闹,无拘无束,优哉游哉。而且,小伙伴们大方热情,对小鲁迅是极好的。第三段说“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每次他来,虾都给他,都成了习惯、老规矩。现在城市里的小孩少了很多这样天真无邪的快乐,我想,在读这些段落的时候,也会引发学生的共鸣,想起自己的童年趣事,不免感慨良多。中年的鲁迅还能把小孩子的快乐写入人心,真真是怀念那段日子的美好吧。
再说看戏过程这部分。
这部分的重点在看戏前的波折和看戏时的感受。小说最有魅力的地方,我想莫过于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谓“好事多磨”,小鲁迅看场社戏也不是容易的。第一个波折就是早上叫不到船;第二个波折是朋友都去了,唯独留下他。这时出现了转机:一是可以坐八叔的船,二是小伙伴们愿意坐船陪同。原本以为事情解决,没想到此事母亲又出来作梗,没有大人陪同不让去,好在双喜机灵,写了包票,才得以成行。真是好事多磨啊。这一部分也有一天小鲁迅的心情变化线索:急的要哭——似乎听到锣鼓声,知道他们买豆浆——不钓虾,东西也少吃——高兴——轻松、舒展。第10 段连用几个动词“跳、点、磕、架......”来表现孩子们技术娴熟,开心愉悦的心情。
夏夜行船时,更是把景色描写的似真似幻,朦胧美好。11段、12段的景色描写可以带着学生细细品味。利用感官,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描写月夜的美好,好似仙境。为什么那夜的景致这么美呢?在这里,作者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夜色,想要表达自己那夜能去看戏的美好心情。可这社戏真有那么好看吗?并不是。那夜的社戏让作者很是失望。失望之一:近不得台旁,只能远远观看;失望之二:平日铁头老生能翻多个筋斗,今日却不翻了;失望之三:连豆浆都没有了,只能喝凉水;失望之四:老旦出台。不仅是直接描写戏不好看,这部分也用了很多侧面描写,烘托戏的无趣。比如18段写看客少,都是在闲聊顺吃得多;20段年纪小的孩子打呵欠;21段小伙伴们破口大骂,提出离开时大家立刻赞成,甚至跟刚来时架船一样积极开心,一分钟也不想在逗留了。22段的景色描写与11段相呼应,即使戏再难看,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光也总是开心的。
最后说说看戏后发生的事。
偷豆这个小风波更能看到这群孩子的纯真顽皮,也是对农村人形象的升华。先说小伙伴们,阿发善良纯真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的多呢。”一点心眼都没有,淳朴好客,慷慨大方,鲁迅把小孩子的无邪天真描绘的淋漓尽致。再说六一公公,他是鲁迅笔下淳朴乡民的代表人物。偷了他那么多豆非但没生气,反而亲自来给小鲁迅送豆。多么可敬可亲的乡民呐。这种人文环境真让我羡慕不已。虽然这会有六一公公精心挑选的豆吃,可小鲁迅却仍觉得那晚偷的豆最好吃。其实本不在于豆,而是在于那晚和小伙伴一起偷豆的刺激和无线乐趣才是最美好的吧。
其实社戏的原文开头还有两次看社戏的经历,不过都是在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的场景。但作者依旧是失望,他在文中说道:“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可见如此。文章结尾说“再无那夜似的好戏,那夜似的好豆”。成年后看戏经历和孩提时代的经历进行对比,戏虽然都难看,但却深刻表达出鲁迅先生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