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9期“惯”专题活动。
人之一生,大抵为习惯所牵引。晨起刷牙,夜来翻书,吸烟者摸烟,好茶者沏茶,皆成自然,不假思索。习惯这东西,初时如涓滴之水,柔弱无力,久而久之,竟汇成江河,载人浮沉,人却浑然不觉,犹以为自己在执舵前行。
习惯之养成,多起于微末。记得幼时见父亲每日早起,必先饮温水一杯,然后伏案写日记。我当时不解,问其故,他但笑而不答。而今我已年过而立,竟也每晨必做这两件事,竟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细想来,习惯犹如藤蔓,初时纤细,不知不觉间已缠绕满架,牢不可破。人常说“习惯成自然”,实在不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动,日复一日地重复,竟能铸就一个人的品性与命运。
习惯之力,大得惊人。它能使人向上,亦能拖人下沉。邻人老王,吸烟三十余年,屡戒屡败。他曾对我说:“明知有害,却难以自拔。早上睁开眼,手已经自动去摸烟盒了。”我看他说话时手指微微发抖,不知是烟瘾使然,还是内心挣扎。相反,认识一位写作者,每日清晨必写千字,寒暑不辍。问他何能坚持,他笑道:“起初艰难,如今反觉一日不写,浑身不自在。”习惯至此,已如呼吸般自然。
人往往低估习惯的力量。少年时总以为凭一时决心可改天换地,及至中年,方知习惯如影随形,最难摆脱。我见过太多人发誓戒烟、戒酒、早起、读书,不过三五日便复归原状。习惯不是城墙,可一鼓作气推翻;它是空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与习惯抗争,如同与自己的影子搏斗,任你拳打脚踢,终究徒劳无功。
然习惯虽强,却也非不可引导。聪明人不与习惯正面冲突,而是巧妙疏导,如大禹治水。想培养读书习惯,不必一开始就立志读尽天下经典,只需每日睡前读三五页;欲健身,不必即刻就去跑十公里,先从每日散步二十分钟开始。习惯之养成,贵在循序渐进,细水长流。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实在是深谙习惯之道。
习惯最妙处,在于它能将艰难之事化为平常。初学骑车时,战战兢兢,生怕摔倒,及至熟练,不但能骑行自如,甚至可一边骑车一边观风景、与人闲谈。写作、绘画、弹琴,莫不如此。开始时每个动作都需刻意为之,熟练后则如本能反应。习惯于此,成了延伸的肢体,第二本能。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何尝不是由无数习惯编织而成?守时的习惯铸就可靠,整洁的习惯培养精致,读书的习惯滋养智慧,运动的习惯锤炼体魄。每日的小习惯,如雕刀般一点点雕刻着人的模样。十年后再看,当初相差无几的两个人,可能因习惯差异而天壤之别。习惯之于人,犹如河道之于江水,它不决定水的源头,却决定了水的流向。
与习惯相处,实则是与自我和解的过程。完全放纵习惯,人成了习惯的奴隶;全然否定习惯,又似与自身为敌。智慧之道,在于认清哪些习惯当养,哪些当改,既不苛责自己的惯性,也不纵容自己的惰性。如此,习惯不再是束缚,而成了托举人生的力量。
今我坐于窗前写作,亦是一种习惯。初时需强逼自己坐下,如今反觉这是每日最安宁自在的时刻。习惯之河已将我载至此处,而我亦在这长河中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形状。人与习惯,相生相克,相伴相随,终其一生,也难完全分离。
夜深了,习惯提醒我该搁笔了。明日晨光熹微时,习惯自会再度唤我醒来,开始新的一日。这循环看似单调,内里却藏着人生的奥秘——我们如何度过每一天,就将如何度过一生。习惯之河静静流淌,载着每个人走向各自的命运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