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从一个老姑娘变成了一个更老的姑娘……
这不,刚放假,吃货午饭后老爸就神秘地要告诉我一件事——相亲!内心纵有万字我对单身主义的看法,也只得化作嘴里的两儿字“我不!”,说着还忸怩地把身体歪向一边,两条腿平行地向一方开撇撤退。
先是好话,然后是怒蹬,从“你”的人生规划到做父母的不易,加上婚姻哲学,东村头西乡里的典型事例……轮番来!老爸说着,姑姑帮着。二姑姑还好,对我一脸同情,但她也选择了“明哲保身”,在我尽力把二姑姑拉到我的阵营时,她说:“我不敢说话了,他们会说我把你给耽误了……”
老爸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在和中间人联系,谎称自己还没到家,现在在哪儿哪儿,一会又说到了哪儿哪儿,我的心里再排斥,当前只有服从。
为什么我会排斥,因为家长们根本不知道我们要的是什么?
“你条件也一般,挑什么呢?一把年纪了,哪儿哪儿的姑娘现在36了,都没人要!”“男孩子,人老实就行,能过日子,其实连感情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再有就是“知根知底,你在他家不会受罪的,傻孩子”……或许有一天,我会用亲身经历来证实这些话的“真理性”,但现在真的做不到自己就乖乖地做他们手中的一个商品,因为年龄而不断打折地想被促销。然后看着爸爸潇洒地斜坐在凳子上,特正义地说:“我们不看家里有没有钱,只要孩子人好……”好吧,完美的一个父亲形象树立成功。
有时,甚至觉得,对面的这个男孩子也不错。可惜的是,在我们见面之前,我已经给他贴上了家人过介绍人口中那些让我恐惧的“优点”。以至于在如今的被动中,越来越被动……
天下的父母, 理解孩子,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对象”来了,两家人坐一起,主角一般是低头不语,或是眼睛对着某个对象放空。然后趁一个空档,不经意却又无比细致地扫过对方身上的每一个细节……耳边被那些着急“太监”的讨论声包围,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时不时肯定带一两句对自己孩子的褒奖。“我家这个爱弹吉他……”“我家孩子善良呢,老实又本分……”听写听写,内心戏再丰富,表面却要装作风平冷静,不悲不喜。一是矜持,二是实在无聊。
凡是这种尬聊,中间定有几处“空白”,突然没人接话时就会显得特安静。我这样忠实的聆听者是一直在等,等下一个声音响起,若是像今天这样,碰上的几个家长都是舌头不会转弯,说话不会打岔的,或许再想怎么接,也或许和我一样也在等……针落有声,此时,我便特别地想笑,只能咬咬舌头,抬头看看天花板,继续眼神放空,做个表面风平浪静的淑女……
人生漫长,有个能和自己相契合的人自是梦寐求之。谁不想在自己青春最美是碰到另一半?之所以如此谨慎小心,不过是怕所托非人,韶华空负!我们理想的另一半形象,往往就毁在了父母长辈口中的那一句“能过日子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