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小石头看中国诗词大会。学了《古诗75首》的小石头,每当听到耳熟能详的诗句,便手舞足蹈,看得津津有味。于是决定带他走一走诗词中的那些地方。
走访诗词第一站,镇江。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南徐州等,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两大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在文学史和军事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观芙蓉楼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关于镇江最著名的诗之一。写这首诗时,王昌龄为江宁丞,江宁是今天的南京。
在一个清冷的秋冬季节,下了一夜的冰雨,天亮时分,王县长与朋友分别,只留下江南吴楚大地的山河陪伴着孤独的作者。王昌龄因遭嫉妒多次被贬,后重新起用担任江宁丞,诗的最后一句借诗以名志。
今人大概不理解,南京的王县长送朋友回洛阳,为什么要跑到镇江送别。这就要从京杭大运河说起,南洛高速那时候还没有开建,中原交通大动脉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工程在隋朝完成,洛阳是隋朝的东都,是当时大运河的重要城市。我们可以想象,王县长当年的路线应该是,自南京坐船,顺江而下至镇江,头天晚上喝一些小酒,次日一早在芙蓉楼正式分别。
当年的芙蓉楼已经不在,今天的芙蓉楼在金山景区。芙蓉为荷花别称,芙蓉楼的前面种了许多荷花,季节原因,只看到一些残荷。
芙蓉楼的西边是一口古泉,叫中冷泉,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因泉水适合煮茶,又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王县长送辛渐,请喝上一壶中冷泉的茶想必是少不了的。
金山景区的主景点是金山寺,寺在山上,山在寺中。导游会讲一些各种各样的传说,有法海,白娘子,岳飞等等,因为是传说,真实性无从考证。我在游船上拍下了一幅水漫金山的照片,整个金山和金山寺倒映在江水中。
二、登北固山
关于北固山,最著名的作品是辛弃疾的两首词。
靖康之变,宋廷南迁。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以秦岭淮河为界。1140年出生的弃疾,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山河破碎的国家。辛同学勤学苦练,一心报国,却始终不被朝廷重用,一腔报国热情化成了一首首的爱国诗词。
1203年,南宋朝廷起用六十多岁的老辛,出任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在镇江期间,辛弃疾登北固山,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仲谋,就是孙权。公元208年,天下三分,孙权在扫平东南之后,发现主要敌人在北方,为便于指挥,将革命根据地从吴郡(今苏州)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在哪里可以望中华大地,眼下只有风光秀丽的北固楼了。除了表达对失去祖国山河的痛心,辛弃疾还表达了对孙权的高度赞美。由于南宋朝廷软弱,无心收复中原,辛弃疾内心渴望能有一个孙权一样的明君,重用人才,恢复中原。
现在的北固山上建有甘露寺、望江亭,都是一些关于三国的遗迹,三国演义有甘露寺招亲的故事。
三、赏《瘗鹤铭》碑
第二天,我们来到焦山。焦山位于是长江中的一个江心洲上,景区渡船可达。景区内除了碑刻外,还有1800多年历史的定慧寺和1841年抗击英军的古炮台遗址。
焦山的镇山之宝是《瘗鹤铭》碑。
这是一块神奇的碑。自宋代以来近千年里,无数人寻找它,只找到一些残碑。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咖几乎都临摩过它。研究它的人很多,它的作者至今仍是个谜。它自诞生以来,大部分时间躺在水下。它被称作碑中之王。
《瘗鹤铭》讲的是一个书法家,非常爱鹤,养的仙鹤死了,很伤心,便埋在焦山下,并为他的爱鹤作了一首祭文,刻在石头上。该碑大约在唐代时掉入江中,宋代因水利施工陆陆续续挖出来,重新固定在山崖上。明代碑文再次落入水中。清代康熙年间,书法爱好者苏州知府陈鹏年花巨资,打捞出石碑五块,安放山上的定慧寺中。
《瘗鹤铭》碑的作者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认为是王羲之,考证王羲之的妻子是镇江人氏(印象中老王爱的是鹅)。也有人认为南朝道人陶宏景所书,陶宏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归隐道教圣地镇江茅山华阳洞,可信度较高。
《瘗鹤铭》碑的一些秘密,也许将永远沉睡在江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残缺美不也正是其魅力所在吗?
山不在高,镇江的几个山都不高,但每一座山却都有丰富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