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朱子家训》
一
有人说善良是温厚的,它总能驱赶寒冷,横扫阴霾。但是我要说善良与善良不同,有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而有的只为了蒙蔽他人的眼睛。
好友桃子生完宝宝后,一直在公婆家坐月子。我和霞姐知道消息后,一起去开车去看她。那是一个离县城较远的村子,我们开了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才找到了她家。
桃子的婆婆早已准备了茶水、瓜子和糖块,热情的招待我们。她特别的能干,一边抱着小宝宝哄睡觉,一边收拾东西。还不忘嘱咐儿媳不要久坐。并且很体贴的问桃子还想不想喝鸡汤,她中午就去炖。一副非常细心体贴的样子。
而桃子则什么都搭不上手,只是躺坐在床上,高兴的陪我们聊天。不难看出她身体还没有恢复好,脸色苍白面容憔悴,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挂在脸上,显得异常疲惫。
考虑到月子里的人需要多休息,我们没多聊就回来了。在路上,我不停的向霞姐夸赞桃子的婆婆。
“能有这样一个婆婆,真是桃子的福气啊。”
“我不这样认为,你没发现桃子很憔悴吗?她只是在演给我们看而已,这个人不可交。”
霞姐一边说一边打开车窗,我们的车子行驶在乡间的水泥路上,两边的杨树早已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一阵寒风袭来,顺着车窗扑进车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霞姐一语惊醒了我。桃子根本就不吃鸡肉的,炖鸡汤做什么?而小宝宝早就睡着了干嘛一直哄着?种种迹象印证了霞姐的话。我惊讶于霞姐敏锐的洞察力,嗖的感觉一阵心寒。这是多么可怕虚伪的一个人。原来她与善良没有丝毫的联系呀。
这种扮演的善良早已失去了本质,变了味道,它比恶更可怕。它很难被辨认,这种善良不需要付出实质性的东西,却能获取更多。而真正的善良应该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心灵境界,应如雨露,悄无声息的滋润着一草一物。
二
在实习时候,认识一位王姨,她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王姨是一位只有一条胳膊的残疾人,她身残志坚,多年来从没接受过资助。只有一次例外。
那是她在一家食品厂做保洁的时候,王姨突然收到公司五千元钱,公司解释说这是公司给残疾员工的一个福利,是公司的一份关怀。听到这样的解释王姨便收下了这笔钱。
接下来,本地区的好几家媒体和报纸,纷纷报道了企业资助残疾人的新闻,中间还放了王姨的照片。王姨心想为企业做做宣传这是好事情,况且确实得到了企业的资助了,就没把这件事放到心上。
可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月底大家的工资都发放完毕了。唯独王姨的迟迟等不到,去办公室一问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工资被扣掉了,用来抵消之前的五千元资助。王姨一下就火了,找领导反应。没想到得到的结果是:这钱本来就是公司的,扣回来有什么错?这件事也导致王姨愤而离职了。
企业最让人气愤的不是收回这笔钱的问题。而是先大张旗鼓的得到好名声,然后在收回投资成本的行为。这种善良不但没有付出任何东西,还着实捞了一把好名声,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善良不该是功利性的,应该是不求回报的。它是至善至美的心灵境界,一如雨露,悄悄滋润着生命。费劲心思扮演的善良,只是有目的的铺垫而已。
三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家里不富裕。每到农闲的时候,父亲都会开着三轮车去下面村子里收粮食。收满一车交到面粉厂,能够赚到八九十元,补贴家用。每到放假,我都很喜欢跟他一起去,因为对我来说那是非常好玩的一件事。
每次遇到卖粮食的人家,都要先称我们的袋子重量,然后把粮食重新灌到我们自己的袋子里,再称重去皮然后算账装车。
时间久了,我发现每到有衣衫褴褛的老人家卖粮食,父亲都会在称重环节多写两斤,然后照常算账给钱。这个细节除了我,任何人都不会注意的。对于这种做法我很不懂,但也没敢去问他。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我们排队交粮食的时候问他了:
“爸,你为啥给那些老人多写斤数,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根本不念你的好呀?”
爸爸怒了,那是生平第一次那么严厉的训斥我,他训我说:
“念什么好?对人好是为了让人念你的好吗?那样琢磨,你不如不对人家好。”
说完这话,也该轮到我们交粮食了,父亲扛起一包径直走向面粉厂的车间。大粒的汗珠顺着脊背流下来。我望着父亲的背影,背有些拱了头发确根根向上挺直的立着,犹如父亲耿直的性格。
父亲没有读过多少书,更不知道《朱子家训》是什么,但是他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我“善欲人见,不是真善的道理。”
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一路走来我一直将父亲最朴实的教诲记在心里。虽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没有交下多广的人脉,但是我收获了一份内心的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