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虑过重导致失眠
农村人群与城市人群睡眠差异,经济越活跃的城市人群普遍存在着用脑过度,欲望越多想法越多,想要的东西越多时,睡眠问题就会愈加严重;相反的农村里生活特别简单 淳朴 从事体力劳动的朋友睡眠质量却很高。所从事脑力劳动的朋友一天到晚都在思考 当思虑太重 想法太多 欲望太多都会耗伤心血,心血消耗太过后就会心血不足 血不能养心 心神不宁,心神失养。从中医藏象理论的角度看,心主神明 心藏神,只有心神能够安住才能够睡得着,当我们把眼睛闭上,但心神却非常活跃的肯定睡不着。
思虑不重的人,没心没肺的人 性格不是特别完美的人 尤其是活泼型的人 不计较 不纠结 总是开心喜悦的人 大智若愚 不会执着于小我的人 能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老子《道德经》——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荣辱利益,把个人的欲望放下更好的成就别人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 豁达的 心胸是宽广的 格局很大的 心量很大,人就不容易引起思虑过重的问题自然而然不会失眠。因此要学着打开自己的心量和格局,这样我们的包容性才会越强,就会认识发生在身上的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不会总是执着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人的一切都是错的,当形成这种二元对立的状态时自己的思虑就会特别重,也会莫名的烦躁不安 特别焦虑 这种多思多虑的状态。当心量和格局打开后,我们人生的觉悟境界在不断提升以后就会发现原本所执着的那些障碍也都不是障碍了,我们的思虑过重是与自己人生的境界 觉悟、智慧打不开密不可分的。
怎么做到少思虑,怎么做到降伏其心自净其意 安得住自己的念头,不要妄动?在生活当中要学会做减法,不能总是做加法。人这一辈子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知识结构越丰富 受诱惑几率越高 人会越复杂 人越聪明的思虑就会越重,越容易引起失眠或者各种的情绪抑郁等问题;反倒是知道的越少越简单的烦恼也就越少,有第三方机构调研得出结果:学历越高幸福指数越低,学历越低的人反倒幸福指数越高。古代圣贤读书志在成圣成贤通达宇宙,了悟宇宙的真理实相。现在读书更多追求个人利益 得失 荣辱 这个功利主义思想,物欲特别重。
老子《道德经》——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学的知识和技能越多,他的谋生能力会越强,创造财富的能力会越强,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懂得为道不是为学,但是为道者日损一定要回归这种朴素 自然的状态,不要把自己变得更复杂,聪明的人是越来越复杂,智慧的人越来越简单。两者不一样的地方:聪明的人总是不断在做加法,智慧的人总是不断在做减法。
我们会发现什么都想要,反而什么都得不到。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情与三天两头 三年两年换事情做的差别,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人最终都会成为专家或成功企业家,而三年两头都在换东西做的往往都顾此失彼。人一定要懂得去做减法,不能试图让自己变得很复杂。
常常说起:人心不死,欲望不止,怎么能够让人心变得简单,学会了把别人装在心里时,自私自利的想法就会少。当你越无私 无我 无执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别人都是来成就你。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把别人装在心里,先关注的是别人的利益,而非自己的利益,就是这样的自己内心就会越喜悦。借用《道德经》经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大意是说,人之所以患得患失总是有很多优患,是源自于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想尽办法让自己不吃亏。 如果一个人装的是天下黎民百姓而把自己荣辱利益给忘掉 你自己又有什么忧患呢?还有什么睡不着的呢?
又——“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说一个领导者 一个统帅者,如果爱惜自己的子民,天下的黎民百姓如同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来爱天下,那整个天下可以托付于你,这将是天下子民的福气。这说明一个圣贤政府或者圣贤的组织,满脑子装的都是天下的黎民百姓,那所有的跟随者,追随者,他的子民都是非常有福的人。用我们经常听到的词语叫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内心完全处于喜悦的状态,忘掉自己成就他人,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每时每刻处于乐的状态 。
为什么要把传统文化和中医有机的融合,心理层面和身体层面的问题两者是一不是二,一个是阴 一个是阳,阴阳要处在和的状态。
引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只有阴阳保持平衡 身体才能健康。
感恩陈老师辛苦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