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是最具有人间烟火味的地方,每一天都非常热闹。大儿童有专门的“菜市场小学计划”系列课程,让远离生活的孩子们去近亲菜市场,去聆听、去观察、去闻、去问、去触摸、去思考,去感受菜市场给我们的启示,去重新发现菜市场,发现菜市场是学习的宝藏,从而形成随时随地学习的社会化学习能力。
今天“港尾寻宝记”采用了其中的一个学习片段。
我们制定了目标,回顾了昨天做出的采访总结,模拟了如何采访他人,然后就出发去菜市场了。
一路上,孩子们都排队排得很好。刚到菜市场,YA就大声喊“好臭呀!好臭呀!”于是我们临时开了个小会。我说“我刚才感觉到好尴尬。我们大喊好臭,而旁边就是几乎一整天都在这里上班的人,他们听了会怎么想呢?确实是有点臭,但是我们这样大声说会让人不舒服的。”孩子们就再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了。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自行采访的过程,我作为旁观者。他们发现了第一个适合采访的阿姨,一激动,所有人都冲上去了,每个人都对着板子自己读自己的问题,还在阿姨面前争吵“谁来采访”。好吧,道理都懂,好事还得多磨。然后我便建议他们分小组进行采访。
CY和RZ一组,他们采访了我经常去买菜的那个奶奶。奶奶卖菜已经三十多年了。菜市场早上三四点就有人开始张罗卖菜了,八九点才回家。她烦恼的事就是没人来买菜的时候。采访完后,我们在奶奶那里买了些菜,奶奶非常开心。
YC和JH一组,他们俩很快地自己找到采访对象。他们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我平常看到不怎么笑的阿姨,可是在采访的过程,她全程都在非常开心地笑。她说最开心的事就是菜卖完了,还有今天被采访也很开心。她一直夸奖采访她的孩子太可爱了。
最后他们采访了一个卖猪肉的阿姨,那个阿姨很耐心,循循善诱,当要买肉时,君浩听到30块一斤,就被吓到了,说我们才十块钱,买不了。阿姨说可以不用买一斤呀。然后阿姨、我和孩子们开始一场数学计算——一斤30,一斤10两,那一两多少钱?十块钱可以买多少两?
孩子们一时没理解,算不清,这时一年级刘CY出现了,他喜欢算数,他说3.5两十块钱。
YA采访的是一个叔叔(今天唯一一个男性采访对象),叔叔一下子认出我们是大儿童的,因为他是晨曦老师的邻居。
孩子们采访完一个人,都会在她那里买一点菜,以示感谢。(我事前给了每个孩子5元的买菜基金)。我没有跟上每一次采访和买菜,不过孩子们都做到了,很棒。
我们回到大儿童,拿出每一个买的菜,说着每一个卖菜人的故事。匆匆菜市场之行,还有很多可探究的东西没来得及去探究,每一个家长们都可以多带孩子去逛逛菜市场。
菜市场是个学校,你现在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