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气压强教学中,我通过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等直观演示成功调动了学生兴趣,但发现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本质理解仍存在认知断层。当提问"为什么覆杯实验中水不会流出"时,超过半数学生仅停留在"大气压托住水"的结论复述,却无法从气体分子运动角度解释压强形成原理。我就意识到传统实验演示虽具直观性,但容易导致学生陷入"看热闹"的表层学习。后续教学中将增设实验现象分析环节:在覆杯实验后,引导学生分组绘制水柱受力分析图,对比纸片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认知桥梁。生活化教学环节的缺失尤为明显。当讨论吸管吸水原理时,多数学生仍错误地归因于"吸力",这说明未能有效建立物理概念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后续计划加一个"寻找身边的大气压"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手机拍摄吸盘挂钩、真空压缩袋等物品,标注受力分析示意图在课上进行分享,通过案例互评深化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