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捡起公众号时,我已在简书写了近四十万字,可以说我的写作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质的提升,我以为我已经做好再次写公众号的准备。
谁知惨淡的阅读量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记得一位大佬曾说,简书只有作者,没有读者,可我每天的发文至少也有四五百阅读量,心想公众号好歹也应该有上百阅读量吧。
然而,这样的预估还真是太乐观了,别说上百阅读量了,有时连上十都难。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字居然只有个位数的阅读量,那种感觉真是糟透了。
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宝贝,就像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可谁知,自己辛苦孕育生下的孩子却如此不招人待见,甚至从一出生就没能见到阳光。惨淡的阅读量就像当头浇下的一盆凉水,差一点儿熄灭了我的写作热情。
记得我的公众号是2021年申请的,当初就是因为阅读量太低才将账号搁置了,没想到时隔三年,再次开写依然如故。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写作水平不行?或者我努力写出的就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我还要再写下去吗?这样坚持下去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一遍遍地问自己,我要不要再坚持,这甚至一度让我十分抑郁。
抑郁,没错,就是抑郁。我每天的心情随着那些数据而阴晴不定,起起伏伏,寝食难安,感觉世界都灰暗了。
多么讽刺呀,我不是一直标榜写作是治愈我自己的方式吗?我居然因为文章的阅读量而抑郁了。
写作一直是我的最爱,而如今写作却让我不快乐了,我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停下来,然而,内心有个声音告诉我,不,不绝不能停。
于是,我开始问自己,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我写作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吗?是为了赚钱吗?是为了成名吗?不,我写作只是因为我喜欢,而写作正一点点治愈我。
从小到大,我写了无数个日记本,那些文字没人能看到,可我一直在写;后来我在空间写了无数篇日志,那些文字一分钱也没有,可我一直在写。
没错,即使没有读者,即使一分钱收益也没有,我依然会写,而且会一直写。
而今,虽然公众号的阅读量低,但无论是简书还是公众号,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收益的,这不是件锦上添花的事吗?我为何又要对阅读量的多少耿耿于怀呢?
当然,不想赚钱是假的,只是说即使赚不了钱我还是会写,如果阅读量高当然好,如果不高,就当自己是写日记好了。
其实,相比于很多写作者,我已经算幸运的了,写公众号没多久就进入了流量池,得到了平台的推荐,有好几篇大几千的阅读量,也体验了流量主收益的喜悦。只是没想到,推荐过后又一朝回到解放前,每天日更文的阅读量雷打不动的个位数,十位数,这使我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其实,相对于阅读量,我更看重收益,有精神追求,又有面包可吃,绝对是最完美的,可惜收益与阅读量密切相关。
不过有两天我的收益也特别诡异,阅读量只有三十几,流量主收益却有15 元左右,这让我迷糊了,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不是告诉我不用太迷信阅读量?这一定只是特例,不过权当安慰自己了。
我也分析过文章阅读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我是自嗨式写作,没有去蹭热点流量,又没有去迎合读者的喜好,更没有做到在一个领域深耕,我只是记录平凡的生活,记一些小小的经验,以及我的点滴成长,阅读量低是固然的。
试想,一个平凡人为何要去看另一个平凡人的琐琐碎碎?而一个名人又怎么可能去关注一个平凡人的生活点滴?我完全明白我的文章阅读量低的根源所在,可我愿意对症下药做出改变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只想记录我自己的生活,我只想随心所欲地写作。
如果唯一的爱好都必须加上那些条条框框去迎合别人的喜好,人生是不是太可悲了点?如果是那样,不写也罢。
然而,如果不做出改变,惨淡的阅读量将不时刺痛我的心,这势必影响我的写作热情。所以,跳出对阅读量的执念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唯一出路。
既然热爱,就不要去在乎阅读量,也不要去在乎外在的任何东西,以饱满的热情写下去,一直写,坚持写,其他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