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首发公众号,乐悠悠的阳台园艺手记)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之神韵,自古令人神往。提到竹子,人们自然会想到南方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苍翠葱郁,修长挺拔的翠竹。
对于北方养花人来说,既没有庭院又没有露台,还希望拥有一抹清雅,能在自家花园赏“阳台竹韵”,那就只能选择盆栽竹子了。
北方的封闭阳台能养好盆栽竹子吗?行不行,试一试才知道。
初试米竹
2021年3月8日
去年七月,我被网上飘逸的竹子所吸引。根据自家阳台的特点,选择了植株矮小的盆栽米竹做尝试。
栽种下才知道,竹子离开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搬家到北方,养护难度确实不小,怪不得连网上都难找到养护经验可以借鉴。
学着卖家的样子,我买了一个浅盆栽种这棵米竹。花盆种上竹子挺好看,可浇水真是太麻烦了,两三天盆土干了就需要浇。
小米竹以顽强的生命在北方封闭阳台上倔强的生长着,实在不容易。你说它要挂吧,还剩几片小叶高挂着,就这么凑合活着。不过,只要它活着,我就有继续学习养竹的动力。
2021年6月13日
今年年初,心血来潮,买了三棵菖蒲和少许苔藓。盆少菖蒲多,剩下的一棵菖蒲正好与竹子组合成盆,再铺上苔藓,既保湿又美化。为了哄女儿开心又加了小摆件,别有情趣。
三个月过后,菖蒲已黄边卷毛,苔藓已奄奄一息,可单薄的米竹却越长越精神,枝叶见茂,这可是意外收获。
2021年10月
米竹有了菖蒲、苔藓的陪伴,竹叶一天比一天绿。半年后,米竹已经枝条舒展,青葱翠绿。养竹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小米竹终于找到舒适的状态,我也慢慢了解了它的习性,彼此相处融洽,进入平稳成长期。
2022年7月中旬
伏天里最热的一天,久未见面的闺蜜来访,欢声笑语疯玩一天。本该给竹子浇水的日子耽搁了,我觉只是晚一天浇水应该无碍。
第二天一早补浇了水,但米竹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竹叶卷边发黄,纷纷掉落。这下,真的没救了,一片叶子都没给我剩下。
二试米竹
2023年5月12日
两年前的养竹经历虽不算成功,但却让我看到封闭阳台养竹的可能性。五月初,网购了一棵10元的小米竹,不服输的养竹人又来了。
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这次我换了深盆栽种,又用一薄层粗河沙铺面,河沙上又铺了一层苔藓。
2023年9月18日
四个月后,铺面苔藓已干枯,小米竹生长情况良好,枝叶茂盛。
2025年7月14日
今年,米竹长势格外猛,从春到夏,根部不时有新芽冒出,冠幅也大了不少。
夏日清晨,阳台上清凉舒适,米竹摇曳,建兰飘香,快活似神仙。
三试 观音竹
2025年1月1日
第二棵米竹良好的生长状态,让我对养竹有了信心,平时对竹子也越发关注。
花友灵动飘逸内门竹真让我羡慕不已,可竹苗价格不菲,不敢轻易尝试,但红杆观音竹枝条挺拔,叶形秀丽,价格亲民何不一试。
2024年11月初,入手了一棵红观音竹。虽然买之前对这种竹子的高度有所了解,但收到实货还是惊到我。二杆苗,高近80厘米,不过株型还不错。
参照之前栽种米竹的经验,找了个深盆栽种,苔藓铺面。
两个月后,竹子生长渐入佳境,从根部钻出一个嫩红色的竹芽。
2025年7月14日
如今,观音竹已长成七杆,竹高约108厘米,冠幅达70厘米。虽然它满满地占了我阳台宝贵的一面墙,但它依然是我的最爱。
平日里,读书累了,倦了,抬眼一丛翠绿映入眼帘,竹叶婆娑,随风摇曳……
养竹四年点滴感悟:
1、封闭阳台优选植株矮小的品种,比如米竹(30-60厘米)。如选择盆栽红观音竹(80-150厘米)务必提前留出足够生长空间。
2、盆栽竹怕干喜湿润,但盆内不能积水。盆土表面用苔藓铺面,能有效的保湿。
3、因为盆较深,春秋冬均为一周一浇水,夏季可适当缩短浇水间隔。
4、施肥:春秋各一次缓释肥足够。
5、平时及时修剪黄叶,过密的枝叶。既能给竹子整形,通风,又是减压治愈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