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学思路再梳理
(一)原本的思路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2.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西方文学了解较少,这种“精神分析式”的写法更是让学生与文本有较大距离。
三、重点难点
1.能找出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的句子,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生平
活动2
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2.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列举重点词语。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托尔斯泰的哪一方面?
——容貌
2、请用一句话概括他容貌的特点
——长相平平,但是目光犀利
3、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划分?
——两个部分,一、长相平平(1-5)二、目光犀利(6-9)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五、教师概括总结。 体会文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
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在写法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同点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同点是前者写粗鄙、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者写眼睛是珠宝、精美绝伦,正是写他灵魂的高贵,前后构成对比,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因此取得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活动4布置作业: 1.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论题为: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不幸。 2.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并进而有计划地阅读三大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二)新的思路
活动1
Ppt出示托尔斯泰肖像照片。
让学生用对人物进行描绘。
提高要求:请加入修饰性词语,或者使用修辞,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活动2
[if !supportLists]1. [endif]看看书中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的。
[if !supportLists]2. [endif]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圈点批注)。
[if !supportLists]3. [endif]文中除了写托尔斯泰的长相还写了什么?(眼睛。)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圈点批注)。
活动3
还有什么地方是你看不懂的?(最后一段)
出示托尔斯泰生平经历,学生讨论解决最后一段的含义。
活动4课堂小结
活动5布置作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