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眼里有光       ——孩子的快乐,只是因为你

      “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的时候很少得到父母的疼爱,他就会形成一种苦相,并且这种苦相可能会伴随他一辈子。”

      孩子的苦相是怎样形成的?决定一个人颜值的,不仅是相貌,还有他的精神面相。不同年龄的人应该有与他的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精神面貌,如果二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相适应,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正如某位学者所说,如果你在儿童身上看不到快乐,在少年身上看不到淘气,在青年身上看不到性感,在中年身上看不到风度,在老年身上看不到慈祥,这就有问题了。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都是一脸的苦相,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明明物质生活条件还不错,精神生活也很丰富,孩子却一脸苦相呢?为什么孩子看上去并不快乐呢?一个人的精神面相显得愁苦,肯定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对一个人精神面相影响最为深刻、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他童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最难改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安全感,常常生活在惶恐之中,也很少得到疼爱,他就会形成一种苦相,并且这种苦相可能会伴随他一辈子。经常观察孩子后,我有一个发现: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孩子都是活灵活现的,很开朗,很活泼,他会更愿意和陌生人交谈、玩耍。而那些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带的孩子,都更容易吵闹、哭啼、要这要那。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孩子只有跟父母在一起,他才是最有安全感的;孩子只有得到了父母的疼爱,他才是最自信的。有了安全感与自信,孩子自然就会形成健康的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也会更有热情。

      除了是否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否得到很多外界的鼓励也会影响一个孩子的精神面相。

      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新生前往学校报到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尽管身处陌生的环境,周围都是陌生的人,有些孩子却显得特别活泼,连走路的姿态里都带着一种自信;而有些孩子在走进教室时,却缩着身体,显得很拘谨。见此情景很多老师会感慨说,这个孩子的教育出了大问题--事实也确实如此,正是对孩子的不当教育让孩子生怕出差错,生怕丢脸,没有自信,不敢表现自己。孩子苦相的形成,也与这个有莫大的关系。”

                    ——《奶蜜盐》第55~56页

      一个人的苦相绝不是一日两日就形成了的,是日积月累的愁苦、惶恐不安、不自信造就的。

    犹记得刚毕业第二年去同学家玩耍,那天在同学租住的地方吃早餐时,隔壁邻居带领她的孩子过来串门,我当时看到孩子的长相时,都有点惊呆了。只见这个孩子三岁左右,但是小小年纪眉头却是紧紧锁着的。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那么小的孩子,额头上面既然已经有深深的皱纹,本该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愣是看不到一点眼里的光彩。等同学的这个邻居带孩子回家之后,我悄悄地问同学这个孩子的妈妈遭遇了什么?同学说,孩子的妈妈在怀着孩子几个月后,孩子的爸爸就不管他们了,这么多年来也没见人,没管过他们也没有生活费给他们,他们的生活全靠亲戚朋友们照顾着,很苦。我听了唏嘘不已,原来是这样的状况,怪不得呢。因为情感和生活的打击,在这位孩子的母亲身上,终日是愁苦的面容,孩子也跟着长成了一脸的“苦相”。如今,时隔多年,也不知那对母子最终的生活怎样了,但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了吧!

      日常我们聊天时常常说,孩子是谁带的就像谁,尤其是孩子的精神气质紧紧的随着从小带他的长辈。爱笑的母亲带他多点他就爱笑一点,严肃的父亲带他多点他就严肃点,慈祥又宠溺他的爷爷奶奶带多点就娇气任性点……所以,父母尽量挤出时间陪伴孩子,全心全意关注孩子,给予孩子疼爱,孩子就会快乐而又自信!有时候,甚至可能还会带点“傻里傻气”,但是要什么紧呢,给她童年的幸福,长大以后都是美好的回忆。这样,她在前行之路更有底气了,与人交往也变得更热情了,更愿意参与社交了。

      美国林肯总统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他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相貌主要来自遗传,但遗传其实只是一部分的原因。观察生活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年轻的时候长得特别美丽可爱,但到了一定年龄,这种美丽可爱就消失了;而有一些人年纪小的时候好像长得特别丑,但是随着年纪变大,他们变得更为自信,脸部的线条更加舒展,我们也会感觉他长得越来越好看了。秘密是什么?中国有一句古话,相由心生,其实讲的就是,人的相貌如何,一方面缘于遗传,受父母基因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多运动、保持好的情绪,让自己的相貌发生好的改变。”  ——张文质

      语文课上,我在训练学生们的《如何让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时,我会让学生们先说一说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的精神气质的异同点,他们普遍的认知是:小学生活泼可爱充满灵动性,初中生调皮捣蛋少有严谨,高中生成稳但缺少灵气,而大学生呢,儒雅有气质。概括下来就是人的精神气质随着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运动的坚持、情绪的稳定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人的面相也会跟着发生改变。

      说来也奇怪,我自己出去的时候,别人一猜就知道我们是当老师的,也许我们自己的精神气质就是当老师的特质吧。

    不管怎样,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孩子眼里有光,敢于追寻自己的梦想!而作为家长,孩子眼里有光,肯定是父母的疼爱滋养了他,让他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而不是一脸迷茫。

      亲爱的父母,请告诉我们的孩子:无论任何时候,都请热爱生活、感恩生活!让我们一起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吧!未来可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