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永光司『莊子-古代中国の実存主義』
對於《莊子》的研究是我從小時候起的一個興趣。從最入門的南懷瑾的《莊子諵嘩》,到考據完備的陳鼓應的《莊子今注今譯》,雖然每一本材料的切入點都很不相同,但是無論哪一本都能從某一個側面展現出莊子作為一種思想的厚重與美妙。認識福永光司是從陳鼓應書中的小注開始。福永氏的理解平易簡單,但是又與其他學者的批評有著本質的不同。福永氏批判的關鍵點是:莊子,作為一種對生存的思考,關懷的是苦難的人生本身,以及它與生於其間的人的關係。它並不教人如何從中解脫,而是啟發人們如何在其中生活。它是一種地地道道的入世哲學。這個點其實和我對莊子的認識異常相近,當時便下決心一定要讀讀這本書。只可惜本書大陸並無譯本,台灣雖曾有譯本,但年代久遠又未增印,難以入手。於是,我便自學了日文,終於有一天從日本亞馬遜購入,圓了之前的一個心願。
作為本書切入點的第一章主要講述了莊子其人生存的時代背景。莊子是戰國時代宋國人,身份是沒落貴族以及并不涉及國家利益的下級官吏,這個背景造就了莊子不同於其他思想家的視角。首先,宋國是周代封建中“二王三恪”的產物,武庚叛亂之後,周公封微子啟於宋,雖然是公爵國,但是背負著商代遺族,武庚之亂的名聲,自然不受其他皇室和功臣諸侯國的待見。其次,莊子所在的戰國時代,各國之間戰事紛繁嚴重,中央失去權威,禮法已然崩壞,已經無法通過重建舊有的社會結構恢復和平和國家秩序。取而代之的是冷酷的政治和殘暴的戰爭,而其中的宋國,國家弱小,無所依憑,如俎上之肉,旦夕覆亡。再次,莊子趕上了暴虐無道的宋昭公。昭公被文公所殺,昭公的兒子又起義要推翻文公,但是最終失敗。在宋國的這場內亂中莊子也受到了打擊和影響。對於莊子而言,他所在的世間是一種毫無希望的苦難,他所體會的是在這苦難的世間,人獨自生存的無助和孤獨,他所渴望的是與這種苦難相反的自由與快樂。
在這個基礎之上,本書進而談論莊子如何在自身的時代背景中思索和探討這個背景。就像所有宗教家都從自然世界的角度對比人類社會一樣,這一章節中的莊子也從自然界的有序和和諧開始比對出人類社會的勝敗、貧富、強弱等種種矛盾,以及人因心中的怨恨、詛咒、憤怒、憎惡而變得扭曲的醜陋姿態(p61)。勝敗、貧富和強弱的矛盾自然界不是沒有,但是怨恨、詛咒、憤怒和憎惡卻是人的專利。因此,人心是一種比天道更複雜和危險的存在。它反復無常,無法揣度,它是時而理性,時而反理性,充滿了不合理的感情和盲目的衝動。在這種基礎上,莊子所思考的人間道德就不像孔子那樣的理想化,而是帶著他獨特的自下而上的視角。他批判孔子的道德標準最終流於形式化,如胠篋一般被人盜用,並不適用於他所處的苦難的時代。對於莊子而言,人無時無刻不受到食慾、性慾、利慾、知慾的攪擾,就必然會時常陷入墮敗的池沼。
以上是莊子對人的認識,接下來的書中強調了莊子對世界和時代的認識和批判。在他那個時代,百家各有各的經世之法,然而在莊子看來百家最大的問題在於各說各的理,並且互相攻訐。然而,世界是一個包容萬象的複雜存在,個別的理論天然地具有片面性,正因為這種片面性,個別理論之間不是你是我非的關係,它們一概都是似是而非。而理論之間的討論,早已脫離了窺見真理的本來目的變成又一場爭奪上風并消滅對方的殘酷戰鬥。因此,莊子批判了孔子的仁愛孝悌、批判了墨子的反戰博愛,乃至批判了一切奉侍經典和著書立說。做著絲毫不能改變世間的事情,忘記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邯鄲學步的故事),并最終在現實面前消沉和潰敗(畏影惡跡的故事)。他號召破除這種藩籬(朝三暮四的故事),不要做執著於己見的井底之蛙,以開闊包容的胸襟面對無限的真正世界,并發現所謂人的真正自己。
接下來的兩章便分別論述無限的真正世界和真正的自己。福永光司認為真正切實的世界便承載著莊子所謂的道。他對世界萬物的唯一主宰這種東西的存在與否態度曖昧,既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即便是有,也並非在我們認知的同一個層次上存在的。人之所以作為人存在於世界的原因是玄奧而不可知道的。就人而言,萬物偶然而生滅,自然而變化,這種生滅變化便是真正的世界。認識了真正的世界,便可以在其中發現所謂的道。它是形而上的,卻又存在於真實世界一切的事物之中,而且無論大小長短、美醜賢愚,有用無用,萬物之道始終唯一。莊子的這個唯一的真理便是世界的一切都在流轉與變化之中。認識到這一點,就能破除生死、成敗、存亡的藩籬。認識到事物的流轉沒有限定的方向,也沒有固定的方向。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生與死是相輔相成的同樣的事物,成敗與存亡,乃至於世間萬物也是如此。所以世界是從無始之處開始,於無終之處終結的自生自化的至大的世界。
如何在真正至大的世界做真正自由的自己是本書最後一章探討的問題。既然探討了真實的世界,很自然的真正自由的人便是認識到世界本質的人:他們是理解一切事物流轉變化,自生自滅的人;他們是不固執於偏見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判斷(等生死齊貴賤),並在此種基礎上與世推移地營造生活的強者;他們虛心以向世間,對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喜聞樂見并真誠接受;他們反對教條和刻板地偶像,注重體驗多於文傳的知識;他們是把至大的世界變成自己的世界的人。這樣的人不會被世間的苦難擊倒,在挫折和失意面前反而異常地堅韌不拔。
本書闡述的莊子的視角是從下而上的,他著實體驗了苦難的世間,並不斷思考在這樣的世間快樂地存活下去的方法。從根本上來講,《莊子》教人的不是如何脫離苦難的世間,出世求個清閒自在,它反而教人認識世間的苦楚,並在這苦楚中使人自己頑強和堅韌起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莊子》不僅是現實主義的,更無限歌唱了人的精神。雖然在世界的主宰者方面含糊其辭,但是他根本否定了主宰者對人的救贖,萬物與人自生自滅,人在其中自己強大,自我救贖。看到了這一點,便可以理解莊子對人的無限熱愛和信賴。
最後對這本書再說幾句。首先,福永光司全文都洋溢著人文主義的精神,這是他與我國莊子研究學者的顯著區別。他並不拘束於個別文字的考究和探索,而是從整體和社會背景的角度歷史地看待《莊子》,這是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第二,福永光司全文的某些論點感覺略有牽強,雖然大意說得通,但是確實應該再推敲推敲。第三,《莊子》中只有內篇是莊子本人所做,外雜多無確論。福永氏將其一併討論似有些問題。最後,本文雖然大部分是本書的提要,但是也糅雜了許多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有偏頗之處,未必是福永先生的失誤。
書籍信息:
『莊子-古代中国の実存主義』 福永光司 中公新書 2008第61版 ISBN:978412100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