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还是老老实实地参加个常规的会议,长长见识,听听就过了,但却发现惊喜一波接一波。
主持会议的老师是之前因为询问一个比赛事项而添加过微信的,所以会议结束后还想就相关问题仔细询问一番。面对面聊天才发现,这个老师特别友善,很乐于分享,且不吝于独家经验,因而倍感亲切,想要多讨教一些。
说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比如一些工作过程中的实质问题,还有工作的瞎忙、无成就感,她都通过自身经历来分享开导我。
其实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内容的琐碎性,所以可以通过多做一些事情,量化工作内容,不定期的总结,来刷一下存在,寻找一些成就感。
领导安排的事情,会的就去做,不会的就去学。人的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这个催促逼迫感,惰性会渐渐占据上风,然后慢慢变成咸鱼。
长时间宥于一个固定的工作空间,眼界容易闭塞,情绪容易低落,所以可以有机会就可以参加一些会议,见识一些大牛大咖们,长一下见识,然后就会充满鸡血,干劲十足地投入到琐碎无尽的工作中。正所谓“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坐吃等死”。间歇性的打鸡血也是很有必要的,是能持续走下去的动力。
受益良多,她们需要提前转场到另一个城市举办另一个会议,遂主动帮忙拎东西,惊喜地发现拎的原来是“小林漫画日历”。更惊喜的是,老师见状,竟然说可以送我一本。因为本来是准备给演讲专家的礼品,但是专家有了,没来得及送,所以可以送给我一本。
听此话,要开心到飞起了,还是礼貌地确认一下:“真的可以送给我吗?不会对您的流程有什么影响吧?”
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又在心里转圈圈了。然后屁颠屁颠地送老师与其助手上了车,抱着漫画日历回了会议厅。
所以,只有出来见识,才能听到干货,收到惊喜。
保持求知的热情,才能慢慢与惊喜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