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时间框架下,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同:
短期汇率由市场情绪决定,不具有可预测性,
中期汇率(2-5年)受到政府的力量的决定性影响
长期汇率(5年以上)政府的力量有限,主要靠市场的内在逻辑
影响长期汇率的直接因素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BSH) 是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假说。
描述经济发展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正向关系。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
巴萨效应,在解释当代汇率时失效了。
巴萨效应为1962年的假说,而在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货币已经转型为主权信用货币,巴萨效应已经不适用,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可贸易品的价格水平
影响长期汇率的直接因素应当是可贸易品的价格水平,各国的可贸易品大致符合一价定理。
可贸易品价格的决定因素
1.供给侧,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影响供给,但还不是影响价格是主要因素,占20%左右
2.需求侧,人口结构
过去五十年的数据展示出老龄化汇率反而会走强
深究其内在原理,应当是:
老年人欲望下降,消费萎缩,但供给并不会下降,因此导致可贸易品价格下跌。
影响汇率的六个深层因素
影响可贸易品价格的六个深层因素
1.国家能力
政府财政支出占本国gdp的比重越大,汇率越强
经济繁荣要靠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配合,在《货币、权力与人》一书中有详细的解释。
2.开放度
积极融入国际贸易的程度和出口能力,最主要的是出口能力,其中更为重要的出口品类。
世界银行的报告,《逆周期、顺周期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论文:What Makes a Currency Procyclica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如果一个国家出口的是能源、矿石等原材料,则汇率为顺周期。原因为:汇率下跌时,原材料价格也下跌,导致经济波动比较大,繁荣的时候容易过热,萧条的时候容易出现严重问题。
如果出口的主要为工业制成品,则汇率会表现出逆周期特点。原因为:汇率下跌,出口制成品反而拥有价格优势,从而导致贸易量增加,汇率又获得上涨动能。
3.要素特征
要素是物还是人,是人的脑还是手,对于汇率非常有解释力
4.文明类型
宗教塑造我们的三观和社会组织特征及行为模式,
最坚挺的是
新教文明,荷兰英国德国美国北欧。认为个体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把自己在尘世间的成就作为上帝爱他的表现。
东亚文明:不信神,对神有一种实用主义态度。
居中的是
小乘佛教和印度教 不鼓励生产和消费
最差的是
罗马、东正、天主教、伊斯兰教 鼓励及时享乐,追求来世的幸福
5.人均智商
基因的影响或是后天的营养和教育的差别。
人均智商与汇率水平成正相关
6.宗教严肃程度
平均智商与宗教严肃程度成负相关
海外投资的汇率风险
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最大风险是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