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不要让手机偷走孩子的成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不沉迷手机,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方式。手机不仅占据了我们成年人的生活,同时也夺走了孩子宝贵的童年手机,让孩子轻松的获取答案,慢慢的也就不再思考,手机让孩子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开始忽略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剥夺了孩子的学习的能力,不仅仅是成绩,连能力都开始退步,你希望孩子成绩变得更好,能力变得更强,难道不打算做点什么吗?我觉得先正式玩手机这件事是一个必要的选择,不是不让孩子使用手机,而是合理的使用手机,提升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影响孩子的发展,我找到了三个手机影响孩子成绩或者孩子能力的原因,那我进行简单的先给他做一个分析,并且给大家一个解决的方案。
第1个原因,手机夺走了注意力。
手机带来的第1个影响就是极大的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就拿写作业来说,总有100个理由,中途拿起手机,要上网查资料,然后就会被闪送过来的信息所吸引,我问同学今天留的什么作业,然后就开始一起吐槽老师聊八卦,嫌弃环境嘈杂,美其名曰听音乐,隔绝世界,身体却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摇动起来,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孩子看起来很努力,却永远也写不完作业,除了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还逐渐让孩子失去了深入思考的能力。
这时候能做的首先是理解和接纳,如果你开始的态度就是和孩子是对立面,那之后就很难再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理解和接纳是前提,然后再去了解一下孩子是被什么吸引了,那个东西真的很有意思吗?如果你也有所了解和孩子就多了一个共同话题,比如孩子喜欢听手机里的音乐,你也可以尝试的听一听,请孩子说一下这个歌星和这首歌的故事,不仅可以跟孩子亲子活动,还可以了解孩子的更多方面,当你们的关系不再是对立面,而是统一战线后再提出来的建议,会更容易被接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活动倒计时,告诉孩子活动的具体时间,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把作业做完,只要你的活动够吸引他,我相信他肯定可以把作业做完。
不过你要看作业的质量,这时候有可能会乱做,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慢慢的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一定要记住孩子的专注力不是一天丧失的,也不是用一天就可以解决的,千万不要急功近利。
第2个原因,手机夺走了孩子的兴趣。
我曾经问过两个孩子课余生活做一些什么,两个初中生说小学三年级以后就已经没有课余生活了,除了可以玩两把游戏,别的啥也干不了,听到这里有些心酸,现在孩子竟然除了游戏没有别的了选择时间被大面积的课程占据,已经没有课余时间跟同学都跑西边了,剩下碎片化的时间,只能见缝插针的拿起手机玩一把,而一拿起手机就很难放下,越玩越想玩,没了学习兴趣成了手机的上瘾者。
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的演讲中说,游戏大佬们制作王者荣耀,在10分钟内有一个兴奋点,在吃鸡游戏三分钟就有一个兴奋点,甚至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说白了就是让你只要坐在游戏跟前,根本就停不下来,如果你停下来,那就是游戏制作者的失败了,而到底是你聪明还是游戏制作者聪明,他们是一个团队,你们不过是一群未成年人,怎么可能和他们匹配?别人在课程中拼命学习,你却想尽办法熬夜玩手机,别人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你却在胡思乱想打盹,闹瞌睡,别人下课或者课间休息准备预习,你却兴奋的同跟同道中人聊起升级打怪手痒心难耐,男孩谁能考得出好成绩还用说吗?所以这时候作为父母你必须挤出时间给孩子指条明路,孩子有了方向感,才不会再沉迷于手机,因为高中老师统计发现学习乐器和艺术的孩子对手机游戏的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孩子,因此我们可以慢慢培养孩子一些兴趣爱好,书法,乐器绘画或者乐高模型武术,健身轮滑,任何一个孩子喜欢的项目都可以先改变孩子兴趣,他才会为了新的兴趣儿放下手机,你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运动,一起阅读,一起爬山,一起旅行,只要有时间就可以更多方面的尝试,占据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慢慢的就会让孩子转移手机对他的吸引。
第3个原因,手机夺走了孩子的榜样。
如果你整天打游戏,或者在孩子面前无所事事的玩手机,你再怎么训斥孩子去去看书,你觉得会有效果吗?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言传身教,我不太相信,一个在良好的书香门第熏陶出来的孩子会沉迷于手机网络不能自拔,因为他看到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就会自然和父母做的一样的行为,我曾经在一个孩子家里帮忙弄了一个手机筐,就是在门口玄关的位置放一个筐。所有人进家就把手机放进筐里,谁有事谁就站在门口解决,谁也不准把手机拿到手里,坐在沙发上解决,短短的一个月,全家人都改掉了玩手机的习惯,很多时候榜样比说教更有意义。
手机给了我们太多方便,以前不懂的问题,问父母,父母也不懂,问老师老师也不懂,就要自己努力找答案,现在谁也不用问,手机,一搜索就可以知道所有的答案,答案来的容易,所以不再珍惜,我们不去否定手机的价值,只是希望你把孩子的专注力,思考能力,学习态度找回来,再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合理的使用手机,孩子的进步速度会更快,我坚信孩子可以合理的使用手机,你也要相信这就是今天的分享,我们下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