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18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二、解析及朗读(朗读部分见快手 kongchuisan)
这两个章节主要是面临的现实社会是一个由法治理的社会,对德与道是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社会中,往往提倡什么?是因为缺失的是这块。比如,教师节的提出是为了提升教师的地位,而正因为这样,当教师节不再存在的时候,就表明我们这个社会教师的地位已经得到提升(例:以不同国家做对比,比如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教师节的设立情况)。
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法规、章程来做“圣智”“仁义”“巧利”,而不是口头上的倡导,去做就行,使其自然而然。同时,需要在思想上回归本心-朴素之心、减少私欲、学不贪多,做到真正有智慧。
三、个人所获
此上两章节的学习,对于个人来讲,感受较深的是“缺啥补啥”,似乎违反本性,就以孩子营养不良为例,是因为挑食导致,违反自然本性。同样我们重视孝悌,是因为我们渴望得到孝悌,而这也是当今社会缺失这种孝悌导致。
那么,结合学习内容,该怎么做?
以原则行事,用制度规定自己办事的习惯,养成合乎道德的规范,同时追求淳朴厚实的品德、不贪私欲、不贪多学,而专精于自己的优势,进行合乎自然的学习与生活,即一直在提倡的极简生活(减法思维)。以孝悌为例,我们通过习惯的养成让孝悌的发生自然而然、合乎本心。
对于每个人来讲,做合乎道德、法规的事情,则是我们应该努力践行的行为准则。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道始终是最自然的状态、最无为的状态、最应该追寻和向往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