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按学校安排,和xx中学老师共同参加同课异构。自毕业参加工作,在这三尺讲台已经走过了快八个春秋。公开课,年级的、学校的、市里面督导的,自己也已参加多次,可这一次,感触最多!
一、是学生限制了自己成长还是自己耽误了学生拔高?!
因为招生政策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属于整个地区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平时的教学理念中,自己也总认为应该重基础。因为基础在我,如同地基,只有地基扎实,那万丈高楼才能屹立不倒!可这次的课堂以及教研组的意见,我们突然觉得:自己的理念照顾了大多数的学生,可这样下去就浪费了少部分的精尖。如同一碗饭,精尖部分得学生已经消化完了,可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没有吃饱。为了等基础薄弱的学生,势必就浪费了精尖的学生!我们的课程不单单是要重基础,而且要注重能力提升。这就是经常说的“分层次教学”吧!
所以,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分层次备课,用心备课,照顾到不同学生群里的差异;除此,学生尤其是精尖的学生必须培养他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把“我要学”的思想贯穿平时学习的过程。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要采取激励的方法来加大学生的知识落实力度。
教师要不断自我成长,学生要努力向上拔高!
二、“用教材”远比“教教材”更贴近高考要求
对于本框内容的讲授,xx中学的老师,直接以“协商民主”为切入点,这在课本上属于小字部分的内容而且是新加入内容。我的教授中,直接把这部分pass掉了。虽然心知是高考考点,可觉得高一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不做要求,觉得难度有点高!但是在人家老师,不仅讲授而且以其为切入点,更体现了课改理念。因为人家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这样到高三学生不会感觉太辛苦!而我们的培养思路,会直接导致高一、二知识和高三知识的断层。学生可能在高一、二阶段学得挺好,可到了高三突然不会做题!
能力的提升是应对高考考题的关键!如果在高一、二仅仅靠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很难应对高三的题目。所以,这就要看教师平时的教学中是如何做的,仅仅是围绕教材的教,教师不累,学生成就感很高,可到了高三,瞬间失去自信。这便要求我们更好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材只是提示,从教材展开的内容,有很多要告诉学生。
三、课程自身的特点要求与时俱进和创新
思想政治课,本来时效性特别强,如果一味固守课本,就落后于时代。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政治敏锐性。多关注时政,把最新的有关课本内容第一时间给学生进行增加或删减。
时效性强的东西特别要求创新能力的提升,不论是备课还是讲授。而且,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都强调创新!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成长,以此文章记录收获,更在以后教学中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