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写了一个四代同堂的封建家庭从各种矛盾到最终四分五裂,和青年一代敢于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
书中处处都能看到年轻一代的痛苦和折磨,旧时封建婚姻制度与旧礼教造成的各种不幸与悲哀。我们作为读者看来,有些不幸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李瑞珏的悲剧,她成为封建迷信的殉葬者。
李瑞珏是高家第三代的长嫂,家世与高觉新门当户对,为人又温柔贤惠,孝敬长辈、友爱小姑子小叔子,对下人也宽厚,赢得高家上下一片赞扬。
本来她与高觉新夫妻和睦,相爱相知,却因为一个可笑的迷信被迫在即将生子的当头被送到城外荒凉的破房子,最终难产而亡。也是由于“男人不能进产房”的可笑理由,觉新连她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从此天人永隔!
除了这一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在瑞珏刚刚咽气后匆匆赶来的她的亲生母亲,虽然她痛哭流涕,大声呼号着自己死去的女儿,但我不禁在想:为什么到瑞珏死了才赶到?为什么不在高家挪她出城待产的时候就上门理论?
李瑞珏嫁来高家后,她的家人就离开了省城,逢年过节都没法回娘家走动,也算是远嫁了。再说当时的交通不便利,还有兵匪混乱,出门一趟实属不易。所以,最终瑞珏被长辈逼迫着离开高家去城外生子,一方面是迷信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她没有娘家人撑腰的缘故吧!
有人说:“女人结婚等于第二次投胎。”不管哪个时代,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若是嫁得近了,在婆家受了委屈,家中父兄还能上门讨个说法;若是远嫁,那只能靠自己了!而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闺阁弱女子,又如何能用一己之力来抗衡整个家族呢!
所以,瑞珏含着泪告别了丈夫儿子,挺着大肚子委屈地呆在城外待产,如果娘家离得近些,即使因为迷信不得不搬出高家,至少也可以找到更好的住处,得到更好的照顾,也不至于因为医疗设施的简陋最终难产而死吧!
我的同事中有一个也是从相隔了几个省的西北嫁来这里,有次闲聊谈及此事,她沉默了一下,轻轻哼唱了一句歌:“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所以女孩们愿意抛下逐渐年迈的父母,跟着丈夫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远方;因为爱情,愿意去学习、接纳与自己家乡不一样的风俗;因为爱情,忍受着几年都见不到父母一面的心酸……
远嫁的女子,也该多为自己做打算,毕竟父母亲人在远方,一旦出事鞭长莫及,若是丈夫也靠不住,那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