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过韩梅梅老师的两节写作课回放,对写作六步技巧有了全面的认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需要记住所有的技巧,选择一种练习并掌握就行。
标题用常规方法中的论点型或概念型,布局就用五段三分式,采用概念式开头。
上午整理完职业道德和阅读理解答题思路后,开始用昨天学到的写作思路,拆解粉笔 1 元礼包中的高分范文素材。
第一篇范文拆的很认真,花了一个多小时。
第一步,看材料。如果我是在考试,会怎样审题立意,拟题,概括开头,主体三段从哪个角度写,分论点、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又分别是什么?
大部分时间花在动笔写概括性开头和思考主题三段部分。
第二步,看范文,分析范文中体现的写作技巧。比如,采用的哪种开头,从哪个角度表达论点,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采用的是名人轶事、社会现象、文艺作品还是道理解释等?
拆完第一篇后意犹未尽,午休后继续拆第二篇。
拆解到第二篇,就发现自己有两个不足,一是分论点的角度把握不准,二是缺乏论点论据素材。
第一个不足可以通过听韩梅梅老师的课,结合教材,快速找准角度,即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做。
第二个不足,没有速成法,需要自己累积并分析、掌握部分主题素材。学习规划已经制定好,待练习两天材料分析题和写作后,就开始学起来。
拆解第二篇也花了快一个小时,觉得在审题立意上更准确,概念式开头写起来也没那么干瘪。
一鼓作气再拆第三篇。
拆解作文的同时,我还在督促并检查女儿朗读,眼看快五点,就没有动笔写开头,对于论点论据,肚里也没有素材,干脆跳过看范文。
跟前两篇相比,这篇结构上明显差多了(参考标准是写作六步技巧),如果前两篇是四星,这篇只能给两星。
首先,开头不是四种类型中的任一种(第一篇的开头包含了三种类型),只是很普通的讲道理式开头。其次,主体三段没有分论点,都是直接讲例子。
拆完这篇,人就累了。
25 篇范文会继续拆解,看别人如何构思,学习长处,避开不足,熟练并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熟悉积累素材,并根据主题分类。
拆解完这 25 篇,还有 12 套真题中的写作范文。
我的目标是,动笔从五个主题,分别写出一篇 900 字作文,要求是,我能给自己打四星。
老实说,当年高考也没有这样认真对待过作文。
人生不息,学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