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后悔在上学的时候,没有认真对待学业;
错过了买房的良机,现在再买要多付两倍钱;
后悔当时没有努力争取,错过了心爱的对象。
当个体意识到或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产生的结果比原来采取的行为产生的结果更好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
将既成事实和想象中的美好结果对比而产生的落差心理产生的后悔情绪,是基于上行反事实思维的认知比较而产生一种消极情感。
反事实思维意味着与事实相反的思考:如果过去某些细节、行为有所改变,现在的结果会是什么样。上行反事实思维是指“如果…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好”,将结果假设得很美好。
我们容易在脑海中将假设结果幻想得无比美好,这就导致无法客观地分析出另一种可能性的风险和困难,以至于在反现实思维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觉得现实更加糟糕,从而陷入后悔的负面情绪的痛苦中。
小明拥有A公司的股票,在去年他曾考虑把A公司的股票,换成B公司的股票。但由于担心风险放弃了这种想法,如今B公司股票上涨了。如果小明在当时换了B公司的股票,就会赚到一万元,这让他很是后悔。
但是如果小明在当时换了B公司的股票真的就会赚到一万元吗?现实还可能是小明赚了,觉得B公司的股票还会涨,就放着不卖,期望能赚到更多的钱,可是后面B公司的股票下跌了,又回到了原点,甚至亏损了。
我们总是拿着现在的见识和思维去看待之前的事,就好像一个三十岁的人去处理十岁孩子的纠纷。事实上,即使能回到之前,你还是十岁孩子,还是那时候的见识和思维,最终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后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说明你知道对错了,而陷入后悔情绪中恰恰说明自己只是处于半知半觉状态:知错却未能纠错,看见却未能接受。想明白的人会接受这条路是基于当时自己的见识和思维而走的路,而不是陷入后悔的假设中。
我们对于后悔的惯用语,诸如“如果…就……”、“想当初”、“早知道”,这些字眼都意味着,在想象着自己人生其他的可能性,而造成这种想象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做错了事情。买错了一件衣服;不该参加某个聚会;消息发错了人;不该把愤怒发泄给别人。
二、没做某件事。上学时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努力争取心爱的对象;没有鼓起勇气创业;没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Gilovich和Medvec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后悔,发现那些影响的时间,跨度比较短的短期后悔,大部分是“做错了事情”的后悔,而长期后悔大部分是“没做某事情”的后悔。
造成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失去了机会,当你做错了事情意识到后悔,你还能有机会改正,买错衣服下次避免买错;而没做某件事意识到后悔往往失去了机会,原本可以避免或阻止的,但现在已经无法弥补了,上学时没好好学习现在也回不去了。
看到学习好的生活比自己好、求职被要求学历、解决某问题恨自己知识不够……生活中总能促发你的后悔翻动一下,渐渐地发酵起来,慢慢累积在我们的心里面,这才是长期后悔的恐怖之处。
所以对于后悔这种情绪,这里给出点建议预防:防止冲动消费买错东西、管理好情绪避免发泄给别人……做错了事情通常是自己存在某方面的不足,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自身,能有效避免短期后悔。
对于没做某件事,往往是想做却因某原因没做:上学时总有想要学好的想法,可能怀疑自己学不好或行动了却没坚持;看到喜欢的对象总有想追求的想法,可能害羞或怕失败的恐惧而阻止去告白……没做某件事通常是被自己所阻止,克服自己内心的消极思想,朝着目标制定一步一步的计划。
我们要清楚的明白,人生就是选择,只要做了选择,就会有后悔,后悔是无可避免的,但我们能改变自身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一、提醒自己假设不一定正确。后悔产生于将美好的假设与糟糕的现实比较,我们需要反复提醒自己,用头脑中的幻想和现实比较并不公平。我们普遍存在一种乐观倾向,总会认为,另一种选择会让自己有更美好的结果,而现实是每一个选择都是对的,每个选择也都是错的。
在意识到后悔时,强迫自己列出另一种选择可能的五个糟糕结果。上学时没努力学习,那就写出努力学习了的五个糟糕后果:还不如小学毕业的同学;做的事却跟专业不搭边,知识白学了;在赚钱方面也并没有想象中轻松;多耽误了好几年时间,有这时间能干不少事;家人并不满意你受教育后的工作……
二、接受自己的真实水平。我们要学会直面自己的真实水平,承认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不足负起责任的时候,会牵引着我们走向真正的强大:场上演出总是出错,是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还是后悔上场表演;考试选择了错误答案,是自己知识点不牢固还是后悔当时怎么就选这个……每一次的后悔其实就是在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
三、敢于提前付出决策成本。任何收获都是需要付出的,任何成功都是需要成本来浇灌的。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而本身不足以支撑自己做出判断,要对自己查缺补漏或咨询专业人士,而不要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测去贸然决定。
原本你想买一房,可担心楼盘位置有点偏怕今后不会升值放弃购买了,现在却涨了将近两倍,你后悔了。你错误的选择可能是你的能力无法判断房价的走向,或者你没有付出决策成本:没花时间研究过相关政策、没花精力做过相关数据分析、没咨询过相关专业人士……这在做选择前应该付出的成本帮助选择。
四、允许自己可以有失误。每个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找出其中的原因,对自己说:这次搞砸了,我认了,知道了自己错在哪儿了,下次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又让我进步了一点。大方一点,浪漫一点,多大点事儿。
更多精彩请在应用市场下载“追求”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