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落时矛盾解:记一次“难缠”村民的沟通始末

最近,要做些我一直都不太愿意做的事,要和村民打交道。从前,遇到这些事情,我是能躲则躲,遇到非要面对的情况,才会硬着头皮上去。其实倒不是怕交流,而是有些情况,不是我们这些不太懂具体情况的人,能应付得了的。

那天早上,我值班,一个老大妈走到值班室。她说有个情况要反应。本来,我是打算将她引到接待中心的。多嘴问了一下他的归属地,巧了,恰好是我负责的片区,这种情况,接待大厅哪怕登记了,还会反馈到我头上,所以干脆,我试试能不能处理。

她说年纪大,走不了路,见她气喘吁吁,我连忙站起来,把唯一的椅子让给她坐,并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她稍微缓过劲来,就开始数落村干部的种种不是。主要是当前天旱,她要种地,可村干部不给他供水,还将她的水管切断了。她说起来咬牙切齿,好像在说一件十恶不赦的大罪。

这些年,我接触过这样的事。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管当事人看起来多么可怜,语气多么笃定,多么真诚,都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否则,若带着同情去判断一件事,会被见到的表象所误导,犯下新错误。带着这样的思维,我想她肯定会说对自己有利的事。而不利的,一定会有意无意避过,就和《罗生门》一样,只说自己想说的。

好在她说的几个村干部,我经常打交道,是非不辩不明,干脆电话打过去,当面对质,问题就清楚了。村干部的电话还是很好打通的,村支书一拨就通。问这件事,他说知道。我说老大妈已经到我们这里来了。他一听就恼火,嚷着说:“昨天不是和她说了,等下就解决嘛,怎么这就跑了。

说到这里,我就放心了,对她说:”支书说了,你回去就解决,有事可以直接和他说嘛,大老远跑来,又晕车,多麻烦。“

但她显然不太满意,继续争辩:”如果不把我的水管接好,我就不回去,在这里等着。“

我好说歹说,她就是铁了心,一定要村上先把问题解决,才肯动身。这下,该我头大了。怎么这么倔强呢。我也从她的态度中,窥探到有些可能我不知道的隐情。

我问支书到底怎么回事,他说是对方私自接水管,用于灌溉自家菜园。现在用水紧张,这样私接水是不允许的,所以给他拔掉了,她为此不满。

我将支书的话转给她,她说知道现在用水紧张,不会浪费水的。我见她还是个懂道理的人,这就好办。把电话打开外音,让她也听到。我大声对村支书说:”您看啊,大妈她说不会浪费水的,如果她保证能不浪费水,你们能不能给她把水管接好呢?“

村支书却犹豫起来,见此情形,大妈也恼怒了,对着电话说:”如果不搞好,我就在这里,不回去了。“村支书也来了脾气,让她回去,不回去就不解决。

直到挂了电话,这事还是没有着落。眼看着这事没办法善了,而我还要值班,就直好将她领到接待大厅去,让那里专门处理的人来解决。

等她走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村支书一定不会为这样的事,和村民产生意见,为难一个村民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我打电话询问另一名我熟悉的村干部。他听到这件事,也是愤怒的态度:”她还有理了,这是饮用水的水管,她家悄悄接到田地里,这是不合规矩的,要是人人都这样,不乱套了。“最后他也说了句气话:“这村干部,我不当了,也不会给她接。”

好吧,这天被聊死了。我又劝了一句,你们还是见面后再沟通,会比较好,免得她在这里影响我们工作,而且指不定还会把问题继续向上反应,这明明是个小事,可别扩大了。村干部表示也没办法。我说让人先回去,她那么大年纪,呆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吧。他这才答应,见面后,沟通好了再说。

中午,我在吃过午饭后,老大妈又来了,说接待大厅下班了,她还想等等。我继续劝,说下午两点半下班,村上了说了,会想办法解决的,这样何苦,要保重身体才是。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说:”要不,我先去给你买一碗饭吧,别饿着了。“她连连摆手,这时候,她电话也响了,听口气,是村干部在和她通话,挂了电话后,对我道了声谢,说是要乘车回去,说村上下午就给她解决。看着她上了一辆面包车,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我去了现场,深入了解这个情况,村干部指着她家的水管说,那就是私接的管道,不应该。不过如今天旱,为了自家菜地灌溉,也没办法说太多。我们到了她家,她一眼就认出了我。然后又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讲道理,她今天情绪不错,也想通了,知道是自己理亏在先,也不再多说,承诺不会私接水管了。这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我说:”放心,这雨一落下来,地里就有水了,您也不用着急了,老天爷帮您解决。“大家听着,都笑了起来。

这事总算告一段落,但谁想到,只是个开始,村民反映新情况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应接不暇。我带着惶恐的心情,和大家一起,奔赴下一个村民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佟穆村脱贫攻坚记 佟穆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龙江河畔,村中田舍相依,花团锦簇,绿柳成荫,宽阔的“新思大道”上,来来往往...
    当代作家文摘阅读 334评论 0 0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太平村座落在一湾套一湾二九十八湾的深山冷岙,离山外的大路二十里,离县城九十里。...
    沉钟阅读 2,869评论 34 227
  •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苏轼诗中描写的景致,在贵州黔西南一个叫“鹧鸪园”的山村再现。夏天的清晨,鹧鸪园翠...
    高山望月阅读 370评论 1 4
  • 原创: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因为一桩产品盗窃案,我们到华北某地对犯罪人员(那时没有犯罪嫌疑人...
    那些年的那些事儿阅读 159评论 0 5
  • 初夏清晨的农村,因燃烧秸秆而造成的雾气缭绕整个村庄,使原本静谧的村庄显现的格外幽静。外公家 坐落在村口不远处,迎来...
    柒言赞歌阅读 2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