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木:
天气越来越热,下午去商场买了件衣服。我不知道你买了新衣服最先做的事是什么,我一般买回的新衣服,最先剪标签。
标签不光是衣服上挂的那个吊牌,还有领口那的号码和衣服侧线上的衣料成份和洗衣注意事项。剪完这些再塞到水里去浸泡半小时,象征性地洗一下。
雯雯也跟我学会了,她的衣服上基本没有任何标签。其实我一提剪标签你就知道了,那标签实在是太讨厌了,面料硬,有时还用银线或者塑料线缝制,特别结实,但和皮肤接触特别难受,严重的时候会磨出红印。
但剪标签是一项技术活,你需要一把尖头的剪刀,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领口的标签一般都缝了好几道,而侧线上的标签更讨厌,它是和衣服一体的,一不小心就要出事故。
我一边剪一边在群里聊天,就把衣服剪开了线,心里这个郁闷。雯雯说没关系,缝一下就好了,总比剪到衣服强。我无语,剪到衣服的事也不是没干过。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标签要做成这种面料的,用一些柔软的面料不好吗?那样我就不用剪来剪去了啊!真的好想买件奢侈品牌的衣服,看看它们的标签是不是也这样子。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是大众品牌就不用考虑消费者的感受了吗?为什么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资源越多,越是有钱的人得到的服务越周到,那么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怎么办?只能在书里,在影视剧里安慰自己吗?
其实那些提供服务的人也多是平民百姓,却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服务,有时候想想,我们可能也无意识地这样做了吧。
比如买了件几十块钱的衣服,顺手就塞洗衣机里洗洗,买上千元的衣服,自然要送干洗店去洗。
再比如买菜回家发现菜心烂了,心想算了,两三块钱,不值当再去找商家。如果买的是榴莲,三四十一斤,回到家发现只有壳没有肉,自然要回去找,不能白白扔了好几十块钱。
唉,钱似乎成了一切行为的指导。我还记得那年秋天突然降温,来不及购买换季的毛裤,我就在楼下随便买了一条给我家领导,他问我多少钱买的,我也实在,告诉他三十。那天晚上下班回来他就各种抱怨,说毛裤不舒服,肯定不是好材料做的。
第二天我又去商场买了一条,这次一百三,一回家我就告诉他了价格,他很高兴地穿了,再也没抱怨。哈哈,不知道他此时会不会打喷嚏。
写到这里我忽然不想吐槽那些不考虑消费者的商家了,付出了这么少的金钱,还想得到多好的服务呢?毕竟服务也是消费品。啥也不说了,剪开了线,自己缝缝吧。
合子
20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