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是陈国的司寇,掌管刑狱的。有一天,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
鲁昭公是鲁国当时的国君。陈司败直接问孔子,你们的国君知不知礼?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陈司败知道鲁昭公做过不合礼法的事,这是故意问孔子呢!既然陈国人都知道鲁昭公做过不符合礼法的事,那孔子也肯定是知道的,但他依然回答说:“知礼!”
这个问题无论孔子怎么回答,都会犯错。如果说鲁昭公不知礼,那陈司败会说孔子冒犯自己的国君,竟然说自己的国君不知礼;如果孔子说鲁昭公知礼,而心里清楚他曾做过不合乎礼法的事,就有包庇的嫌疑。
在孔子的认知体系中,父为子隐、臣为君隐,直在其中。所以,孔子明知道鲁昭公做过错事,仍然回答说“知礼”。
孔子走了以后,陈司败在门口给巫马期作揖行礼,并让他进去,对其说道:“我听说君子群而不党(不党就是不可以结党营私),难道君子也结党营私吗?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而吴国是太伯之后,他们是同姓,同姓是不可以婚娶的,这不符合礼法。鲁昭公为了遮掩,不叫她吴姬,而叫吴孟子,这不是欲盖弥彰吗?如果这都能叫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啊?”
巫马期回来告诉孔子说:“陈司败说你做得不对,鲁昭公明明不知礼,你却说他知礼。”
一般人听到巫马期的转述,可能会解释自己为何这么做,以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孔子很是巧妙,他说:“我很幸运啊,一有错误,别人就一定会告诉我。”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鲁国和吴国会是同姓呢?
鲁国是周公(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之后。
而吴国呢?则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的后代。太伯是周太王之子,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太伯与仲庸主动迁居吴地,把王位让给了弟弟季历。所以,鲁国和吴国都是周太王的后代,同姓不可以通婚,鲁昭公当然失礼了。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几层道理:
第一:作为臣子,为君隐,维护的是国家形象。
第二:闻过则喜,如有过,人必知之。
第三:勇于承担责任与错误,不找原因推卸责任。
孔子尽到了人臣的本分。如果在鲁国,孔子可以进言劝诫鲁昭公。但是如果在别的国家,作为鲁国人,听到别人指责自己的国君,孔子就有责任替鲁君扛下指责。
学习《论语》的第一百七十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