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静力学》就感觉好像在看武功秘籍,感觉讲的很有道理。
力的概念中指出: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发生变化,或者物体发生变形。
武术也是这样,在较量中不断地相互发生机械运动(打斗),而打击的情况无非是使其产生运动状态的变化(如将对方推出去),或者是使其发生变形(如骨头断了),再者就是二者都有。而运动状态的变化称为外效应,物体发生变形称为内效应。而这其中力的大小在很多时候是指压强的大小,因为实际生活中物体接触都有一定的接触面积,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那么这里的物体要产生机械运动就得接触(不谈电与磁的情况下),由此我们判断太极的凌空劲应该是不存在的。那么要接触物体或者说之间的距离为零,就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主动出击,游走不定(八卦掌);一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中定(太极)。这实际是相对位移的问题,等于说二者相距10米,无论谁向对方走进1米,二者的距离就少1米,等于我过去打你和我等着你过来打我是一个道理。而内家拳多讲后发制人,是因为谁先动者先有破绽。但这需要长期的实现经验,不然后发必然被动,如此便有了先下手为强之说。
我们都知道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那么武术中所有的训练无疑也得符合力的三要素。
武术的功力训练就是对力的大小的训练,大概有两种:
因为F=ma,所以力要大,m与a就要大。
a是加速度,很显然,它越大我们的爆发力越大,速度提升越快,这也就是天下武功为快不破的道理。有些门派如螳螂拳,咏春拳都是在这上面下文章,李小龙就是m小a大的例子。我个人觉得思考力也非常重要,打不打,怎么打,打那里,这些不清楚,很难取得胜利,而反应速度也尤为重要。我们常讲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非常不可取的。说到这就要讲到太极拳慢慢悠悠是否有实现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实际上是未懂拳理。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变化万端,而理一贯。这一段很明确的指出太极拳实战中可急可缓,而非慢慢悠悠。慢慢练是为了招熟而渐悟懂劲,为什么是渐悟?这个是说我们在打拳中要去体会,感悟。力是如何传导的,怎么更流畅,怎么更省力。(我们发力时多是杠杆原理,杠杆中有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我觉得是在体会力的传导中慢慢融入了导引吐纳之术。吐纳是为了调节呼吸增强肺活量,导引是为了集中精神感悟力的传导。
m是质量,这很好解释,两个普通人相对瘦的想打赢相对胖的比较困难,到如今拳击还是以体重划分等级。而m=ρv(密度×体积),武术中不会去增加体积,那样会使我们的打击面增大,所以我们要增加肌肉密度,增加骨密度等。而内家拳多是由此入手,长时间站桩增加肌肉与骨密度。如果不改变体重使人更结实,实际是密度大了,体积小了。那么这也就是我们亚洲人打不过西方人的道理。身体素质相差悬殊,个子、体重、骨关节都有不足。所以客观的讲我们中国人打赢外国人和游牧民族要比打赢自己人难的多。那么我们汉人古代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就可以看出,但是我们的武术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我认为我们中国武术最大的特点在于我们可以手慢打手快,无力打有力,以弱胜强。不过如今好了,我们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国民身高也不断提高。但自工业革命后人变的越来越不用干活,吃的越来越多,身体体重增加了,但肌肉比重太小,再加上如今抗生素与各类激素的影响,如今很多年轻人身体不如老一辈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老一辈武术家提出强国强种,再这样下去恐“死于安乐”。很多人没有干过农活,殊不知我们的武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出于干活的心得,比如在老电影《朝阳沟》里有一段教锄地有一段唱: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把脚步当稳劲使硬。心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很多人潦潦看过,实际这就是拳理。锄过地的人才明白,哪里发力,发力大小。而这个锄地的动作与心意拳(注意是心意拳而非形意拳)的劈拳实际有一曲同工之妙。还有很多,比如防线与太极拳,装卸螺旋式的电灯泡与顺缠逆缠。很多很多,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百姓日用而不知。
而方向就是武术中站位与招数的问题,如太极拳的采劲就是方向向后下方的力,形意的钻拳就是向前上方的力,八卦掌的步法等这些都是力的方向的问题。经过民国时的武术家门们整理分析将武术中的力分为三种:明劲,暗劲,化劲。我个人认为这三种都只是力的表现形式,而无孰高孰低之分。例如洪拳的铜桥铁马的刚猛多为明劲,披挂的放长击远等多为暗劲,太极的弹抖劲,捋劲等多化劲。那么一般武术中这三种劲都有,只是着重点不同。其重点在于力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陕西著名武术家高银鹤老师(1936年生,江苏徐州人。其父高铁岭是著名书法家,亦深通武艺。与著名形意、八卦名家钱松龄为金兰之友。1947年春,拜钱先生为入室弟子,凡四易寒暑,深得先生真传。1951年到上海又得姜容樵、王子平指点。属于张占魁先生→钱松龄先生这一支系,是形意八卦门第四代传人。现在西安莲湖区养老授拳,整理编辑形意拳无八卦掌等武术书籍)的书《八卦掌秘传拳谱拳法》中指出:惊弹,崩炸,明劲;钻翻,拧裹,暗劲;抖擞,螺旋,化劲。这都是力的表现形式的不同,这也破处了长久人们对武术的神秘感,和骗子的那一套如内功气功等伎俩。而我们武术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形式,他是以神经中枢(脑与脊椎,二者又有不同)控制,神经传导,关节为轴,骨头为杠杆,肌肉收放以发力的这么个“东西”,他一定符合物理世界客观真理,没有什么玄乎的。
那么力的大小与力的方向在武术中实际上是为力的作用点做准备。而力的作用点在武术中称为力的打击点。这其中又牵扯到准确性与打击位置。那么各个武术门派都有自己对准确性的训练方法,比如踢毽子,梨形球等。而有了准确性的同时闪躲也就同样重要了。
而打击位置的问题就与接下来学习了“刚体”与“非刚体”有关。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体,其概念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变形的物体。
那么我们身体的大的骨头就类似于刚体,而我们的肌肉等各组织就是非刚体。而我们也应该将力压在大骨上,比如胯骨。
在格斗中如果我们用我们身体的“非刚体”去与他人的“刚体”作机械运动,那么就好像鸡蛋碰石头。所以我们小孩都知道用肘和膝盖等硬度高的地方作为武器,这也就是为什么武术中有: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的说法。那么打击对方的薄弱点在后来就演变出了点穴,二龙戏珠(插眼),双峰(注意不是风)贯耳(打太阳穴)等武功。根据我这些年所见到的真正用手指点穴的很少,大多是用食指或中指第二关节,而要用指尖与指腹进行点击大多需要对手指进行长时间的训练。点穴首先是打击位置,再就是打击力度,当接触面积越小,压强便越大,从而内效应越大,伤害越大。这就是为什么点穴而不是拍穴、撞穴的原因。再一个就是为了打击所要打击的位置而声东击西,虚实结合的打法。
之后我们又学的力的合成,这个非常重要,如当别人直着出拳过来时,如果我们的力与其力在在同一线上(力与力的角度为180°),那么就是谁的力大合力指向谁,谁硬谁站优势。那么同样当对方的力横着过来时,我们从上面往下(或下面往上)给一个垂直的力(力与力程90°),那么力的合力方向就会往下(往上)偏移,当两个力相同时合力45°指向自己。反之,对方力竖着过来,我们向左右给力,力也便偏离,这就是所谓的横破竖,竖破横。而这个相对直碰省力。在一个就是借力用力,实际是将自己的力与对方得力合在一起(力与力同方向,运用于同一线上)。这样合力为二者之和,也最省力。那么也就是说两人的力的角度(180°~0°)是角度越小越省力。《太极拳论》:察四两拨千斤之语,绝非力胜。实际是说你得借对方的力,而欲借先合也,也就是舍己从人。
接着是约束反力,约束是:阻碍非自由体运动的限制条件称为非自由体的约束。而约束反力就是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在武术中这一套理论多用于擒拿与摔跤。也就是武术中拿法与摔法的问题,其表现形式就是控制(约束)了对方。
之后又学习了力矩与力偶。这很重要,这个问题与实战和练法都有密切关系。以太极拳为例,到底是要根节领劲以腰带手;还是稍节领劲,以手带身。这个我本人也在考虑中,我的经验是稍节领劲会很轻松,比如说肩膀处发力把手胳膊举起来,和指尖上翘领劲举起胳膊,明显后者省力,这是最简单不过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的问题。所以以腰为轴发力一定比用稍节领劲费力的多。因为我们从腰到手是有距离的,根据开普勒定律,我们知道以腰为轴发力旋转,离腰越远,速度越快。所以这个问题我还不敢轻易下定论。
望有识之士给予斧正。就此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