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现象一旦被写入基因,想改变估计真的不可能。
孙女出生后,很多人说长像酷似奶奶——我,从她的一颦一笑中,我好像也看到了自己模糊的影子,好吧!除了颜值不高外也没什么不好,但性格最好别像我——自卑、寡言、倔强、有时还会“出言不逊,言不由衷”,一句话,情商不高。像这种性格的人在社会上很容易被“边缘”,工作、生活上不仅讨不到“便宜”,而且还处处“碰壁”,意识到这种性格不可取,却又修正不来。比如,先生罹患流感,夜间说被子单薄要加床被子,天气已进入春末转暖之际,连平日里最怕冷的我,都换上了薄被子,怎么会冷呢?“你发烧呀!”我完全没注意到自己的语气,脱口而出,先生不悦了,“你能不能盼着我好?”其实我本意是关心他是不是发热了?毕竟是流感常见的症状,明明是关心的话,被没有温度地表达出来,让他误以为嘲讽。
但愿,孙女的性格不像我,随她妈的性格最好,媳妇整天乐呵呵一副很开心的模样,和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能建立其乐融融的关系,性格随和随意,和她接触的人都轻松自在,也很愿意同她无事闲聊,轻松愉快的性格完全是我所希望的样子。
有几次,大家反应孙女的性格有点犟,不仅样子像奶奶,性格也一样。这样的话我不爱听,也不认同。我承认,孙女很有“个性”,但现在的孩子有几个是性格好的?投生在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骄横一点跋扈几分是比比皆是的社会现象,不足为怪,只要好好引导,她会成为不一样的自己,我努力想把孙女像我的性格“抹去”,希望她将来是一个活泼开朗、亲和力极强的人,能给人留下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她生活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直觉得,性格和从小生活的环境分不开,幼年时,我的家境清寒,成分不好,长期生活压抑才造就出我这种的性格。而孙女则不同,她生活在物资与爱都比较富足的家庭,性格应该是阳光、甜美的。
记得童年时,由于家庭的情况特殊,和亲戚间几乎没有走动,我们好像已被所有人遗忘在角落里,偶尔来个亲戚,我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来得最多的是堂姐——-二伯家女儿。二伯在镇上教书,堂姐在镇上上学,有时放假,她会来到我家,堂姐大我十多岁,是农村人心目中的“城里人”——漂亮、洋气。堂姐的出现,让我在小伙伴面前找到一些自信,学校放假也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
堂姐站在院子里和母亲聊天,我悄悄地把那扇破旧的大门敞开,想让过路的人瞧见院子里的堂姐,我家不仅有亲戚来,而且还是“城里人”,那时我的感觉从头到脚都是兴奋的。但我却不善表达,每次见到堂姐,我都木纳的不动,僵硬的表情里似乎都看不到笑,虽然揣着一颗滚汤而喜悦的心,却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有一次,我听到堂姐在和母亲抱怨,她问母亲,是不是她的到来,让我很不开心?每次瞧见小妹,都是一副不待见的样子……我一惊,堂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明我是很开心的呀!
连天的流感,我只好和孙女保持安全距离,眼见病情好转,先生又开始流感,数天不得和孙女见面,难免会想,晚饭后,我提议看孙女去,带好口罩,就在院子里看几眼,先生开始不同意,怕传染到孩子,但也架不住思念的心情作祟。
我和先生来到媳妇家,孙女坐在院子里,她妈妈正在喂饭,见爷爷奶奶走进院子,小囡囡只抬头瞟了我们一眼,像瞧见过路的陌生人,没有多少欢喜的表情,自顾自地吃自己的饭,把我和爷爷晾在一边,“毕竟是个孩子,几天不见又陌生了。”我心里想到。只逗留片刻,爷爷终究不放心,催促着我赶紧离开。就这样,我们悻悻地走出大门,准备回家,离开时,我突然想再看一眼孙女,于是折转回来重新推开大门,一抬眼瞧见孙女站在院子里偎依着妈妈,嘟着小嘴巴,抹眼泪,媳妇看见我笑道:“小囡囡,看到你们刚来又走了,伤心难过呢……”刹那间,我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