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今年14岁,读初二。妈妈他们总说,现在的她,像极了那个时候读初中的我。
爱哭,输不起,沉默内向,不懂交际。这就是我们像的地方。
我们整个家族,一直都生活在我们出生的这个小城镇。这里位于广州郊区,有很多小型工厂,经济交通方面都不算落后,全部的人,都很满意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从未想过离开。父辈们对于我们年轻一辈的期望,也就是男孩子要有车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可以买一套洋房就更好了(自住房基本上父辈已经奋斗好了);女孩子呢,就希望我们能读上大学,在附近工厂有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然后到了适婚年龄,嫁一个在这附近有房有车的本地人。接下来就是结婚生子育儿,在这片土地上安息。
思想中固有的保守成分世世代代传下来。或许,这是我与表妹性格的成因吧。
农村家庭,总是三四个孩子。作为家中长女,我们在弟弟妹妹出生以后就知道,因为自己是第一个孩子,又不是传宗接代的男孩,我们要很听话懂事去做一个好榜样,我们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小学时代,我和表妹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小学时候我们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成绩优异,性格乖僻,在爸妈和老师的眼中都是好女儿好学生。爸爸妈妈会叫弟弟妹妹向我们学习,对我们做任何事总是万分放心。在弟弟妹妹犯错时,爸爸妈妈会对他们施以惩罚,而我们犯错时,则会温声细语地跟我们说哪里错了,应该要怎么做,措辞甚是谨慎,唯恐一不小心说了什么伤了我们的自尊心。
就这样,我们在这个小地方营造了自己的小世界,以为世界就这么大。在我们身边人的眼里,我们很棒;在我们自己眼里,我们也很棒。我们不允许自己犯错,明面上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在所有有输赢的比赛上始终要赢,在所有有对错之分的事情上始终要对。
但在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人真的能一辈子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看不见外面的世界。
走出小村子,去到初中,我们依然是比其他很多人优秀的,但身边已经开始出现更多比我们更棒的人了。我们的不足也渐渐开始显露出来,我们其实只是傻傻地勤奋着,而不是聪明;我们其实只是没有创新精神,不敢冒险而不是听话。
初中还是属于比较初级的知识学习阶段,所以我们认真努力一下,也还是能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进到高中,如同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以前在班上我们是受老师关注的前头兵,在这里我们却是中等生;班上的人见多识广,他们去过很多地方,也第一次听到那些只有在书上和电视上见到的那些遥远国度的名字;他们吃的用的,看起来和我们那么不一样;他们讲话交友总是如此有趣得体,一起玩的人就如同小说和电视上的青春故事里的主人公。曾经的那种优越感,在一瞬间幻化成为更深的自卑。
上大学以后,世界更大了,自卑感更深。但人总归是有自愈能力的。在大学里,幸运地遇到几个良师,在他们的感化下慢慢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学着欣赏而不是羡慕嫉妒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
所以,当妈妈叫我去跟表妹谈谈心,让她改变一下这种性格时,我说,这种性格的成因不是一天形成的,是从小积累下来的。要改变,你就要去看更大的世界,去接触更多的人事,在这过程中,自己修改自己脑海中的固有的思想路线。
农村里那些输不起的姐姐们,要勇敢走出你从小生活的地方,学会独立思考,去见更多的人、事,去瞧更大的世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姐姐。不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将在人生中输掉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