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兔年春晚,小品《坑》辛辣讽刺,全程满是笑点,受到诸多观众的好评。沈腾在《坑》中非常形象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
“躺平干部”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不动”。有的是“脑子”不动,不思考、不进取,只看不想、甩手旁观当“看客”,对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有的是“标准”不动,工作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差不多就行,怕改革创新麻烦费事,工作长时间“原地踏步”、毫无起色。还有的是“干劲”不动,面对再重要的事情也打不起精神,面对再急切的事项也紧张不起来,面对原则性再强的斗争也硬气不上来,干什么事也暮气沉沉、无精打采,不出力不使劲、无斗志无激情。绝不允许干部“躺着不动”,必须旗帜鲜明向“躺平干部”亮剑,铲除“躺平干部”的温床,推动干部队伍“动”起来。
铲除“躺平干部”的温床,关键在于摸清症结,对症下药,边治疗边补救,让“躺平干部”积极作为。针对创先争优精神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的干部,要建立寻标对标机制,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制定任务目标,激发干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针对推脱绕躲、滥竽充数的干部,要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机制,多采取量化指标、分类考核,让不同类型、岗位、级别的干部可对比、能排名,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原形毕露、无缝可钻,倒逼履职尽责、有所作为。针对弄虚作假、损公肥私的干部,要强化重点岗位监督和日常监督,综合运用考核考察、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等,发现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明知故犯、顶风乱纪的从严惩处,畅通干部“下”的渠道,决不允许“躺着不动“。
铲除“躺平干部”的温床,要及时发现干部从“躺”发展到“躺平”的一个渐变过程,评判“躺平”要辩证剖析、审慎定论。对干部因为先行先试、应急避险等原因出现工作失误的,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健全完善容错免责、纠错防错机制;对干部遇到工作卡壳梗阻、家庭遭遇困顿,出现暂时推进任务不力的情形,不能简单武断通报批评甚至问责处理,而是要多些换位思考、心理慰藉,切实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在上下联动、基层创业中锤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风。对遭受诬告陷害的干部公开澄清说明;对处理影响期满、且表现一直优异的干部重新起用,激励干部保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锐气。担当是常态、“躺平”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一个干部刚开始“躺平”时,没有人提醒,没有组织问责,那么这个干部就会慢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慢慢地安心“躺平“,铲除“躺平”现象滋生的土壤,拆除“躺平干部“的温床,推动形成干群一心、同频共振、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宋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