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听到几声狗叫,这并不稀奇,因为在里是营上村。恰恰我好奇的是,营上村的人民生活气息和苗寨的文化,当然,我更爱这里的人民和人民的土地。
自我到苗界以来,听过关于很多苗族的文化故事和传说,和我之前所认识的,苗族是生活在偏远的山区的民族,而且特别贫穷,他们的生活简谱,朴素,有很大的差别。之前只是听说,现在是真正的感受到了,我听了这些故事和传说以后,反而对苗族文花有了一丝敬仰和好奇,很多东西真的很古老而又神秘。
在来黔东南之前就听说过,黔东南是个百节之乡,民族节日特别多,他们几乎每个月都有自己的节日。如斗鸡,斗牛,斗狗,斗鸟,斗蛐蛐,比如待客之道的有高山流水,拦门酒,长桌宴,再比如篝火晚会,芦笙舞等。在我现在看来,真的不假。但更让我好奇的是,苗族的文化里,蝴蝶妈妈的神话传说。关于蝴蝶妈妈的故事和她的十二个孩子,分别是,姜央、雷公、龙、虎、蛇、象、牛等12个兄弟,我对他们感到好奇,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记载,有自己的图案造型。这里的苗族还曾把蝴蝶作为图腾进行崇拜,而且这里的苗族有“扫寨”习俗,所祭祀的就是“蝴蝶妈妈”。再比如苗族十三年举办一次的鼓藏节,鼓藏节就是祭祀神枫树和蝴蝶妈妈的。
而在这里我听得最多的还是关于苗族心目中的美神关于仰阿莎的故事传说,据记载,仰阿莎是一部发源于贵州剑河而为苗族同胞世代传颂的史诗,一个关于一位热情奔放的苗族姑娘凄美而优雅的爱情故事,它是贵州版的“刘三姐”,是苗族版的“阿诗玛”。“仰阿莎”是苗族的美神。太多太多的文化习俗和传说,都还需要我进一步地去了解,我现在知道的少之又少,我只是听身边的同事说起的,要真正了解苗族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东西,还需要我的努力学习和探寻。除了那些传说和传统习俗节日,还有比如苗族的苗医,苗药,蜡染,刺绣,苗族的建筑等,每一个传承下来的文化,都值得我去探过究竟的。我不是苗族,但我抱走一个对苗族文化的仰慕和好奇,或者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去了解这一切,这是一个个苗族人民的智慧,这是苗族祖先传下来的东西,它应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让我身边的人知道呢?
在商业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当然,很多文化是可以被挖掘和利用的,再加上我国民族种类较多,我们是文化大国,更多的文化需要我们去挖掘,那些本属于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和智慧就应该得以保护和传承。
我自己也是农村里的孩子,从小在山里长大,我喜欢这片土地,我更懂得山里人民的艰辛与不易,人总要落叶归根,所以爱上一片土地和热爱一座村庄是一样的道理,相对于城市的灯红绿酒,灯火通明的繁华对我而言,我更热衷于这些安静的村子,这些可以安放灵魂的村子,这些村子它可以让我收获一些诗歌的种子与灵感。我常常在黑夜里悄悄的看着这里的一切,看他们在夜里安静的入睡的样子,那些安静躺着的建筑,树木,水牛,白色的狗,田间喂养的田鱼,稻田的谷子,黄昏的日落,那些在黑夜里眨眼的灯光,那些在黑夜里赶路的云烟,仿佛我一躺下,他们便带着我的灵魂四处飘荡,以一个慈祥母亲的脸蛋,如母亲的眼神般看着我,一个正在她们怀抱里熟睡的孩子,将要在这里安顿下来。
注: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