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当老师的时光,有欢笑也有泪水,有付出也有收获。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从教八年以来最后悔、也最痛苦的一件事。那是一个阴天,云压得很低,那是一双充满乞求的眼睛,那是一个抽泣瘦弱的背影,自责和悔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包裹着我。
那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班上发生了失窃事件,300块钱不翼而飞了!震惊、恼怒、沮丧、恨铁不成钢,我所带的班里怎么会出现这种性质恶劣的事呢?语文课马上变班会,失窃事件让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嚷嚷着一定要把这个钱找出来。
有学生提议搜包,我没有多想,同意了。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或前后或左右地互相搜着书包,教室陷入一片混乱当中。果不其然,钱在一位男生的书包里被找到了。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喜欢打游戏,是个电脑高手,身上有许多小毛病,但万万想不到,他会做这样的事情。我怒视着他,看到了那双充满乞求的眼睛,我没有在意,大声呵斥着:“你,太过分了,太让老师失望了!”(有停顿)教室的空气瞬间凝固了,在大家的注视下,他慢慢低下头,蜷缩在那,哭了起来。
不知怎的,破获大案时的喜悦感一下子被冲淡了,看着他那可怜的样子,我开始怀疑自己、埋怨自己,我是不是做得太过了?经过了漫长的一夜,第二天一早,我最想看到他的身影,可是没有,第三天、第四天……他没有再出现,后来他的父亲告诉我,孩子说实在没脸在班里待下去,他们决定转学了。
我的心像被抽空了一样,脑海中总浮现出他劳动时任劳任怨的样子,想到他向我打招呼时腼腆的笑容……我也曾向其他同学打听过他的近况,希望和他取得联系,我是多么想当面和他聊几句,亲口说声对不起,亲耳听到他的原谅啊,可是我却再也没有见过那个青春的面庞。
这件事极大地刺痛了我,作为老师,我们在处理问题学生时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惩罚他们吗?可我不是警察。仅仅是为了裁定对错吗?可我不是法官。我总想把最正确的观点,最正确的选择急不可耐地教给学生,一厢情愿地想让他们永远不犯错误。可是,我忘了,孩子需要成长,成长就会犯错。犯错的孩子同样有尊严,应该被尊重。
时光如水,我依然成长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当又有一个孩子焦急地向我报告书包里的钱不翼而飞的时候,我安抚着他走进教室,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个瑟瑟发抖的身影和那双充满乞求的眼睛。这一次,我不要做警察,我不要做法官,而要做老师,做一个更懂得宽容,更富有智慧的老师。
我懂得了: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往往比惩罚更为强烈。我们做教育,做老师就是要始终做最有利于学生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