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CE蝈蝈
“麒麟鞭,保安良,惩恶扬善远名扬。头三鞭,打的是恩将仇报白眼狼,利字当头丧天良;后三鞭,打的是没心没肝不孝子,长大成人忘爹娘!”
这一幕是《我爱你》的一个片段,《我爱你》讲述的是老人的暮年生活,由常为戒和李慧如,陈校长和仇老师,山哥和欢姐三组人物展开。侧面也揭示了爱的三种境界:爱伴侣,爱子女,爱自己。终其一生,最难达到的就是爱自己。多数人都是牺牲自己去爱人,却忽略了自己也需要爱。
一、爱伴侣
影片中最具阐述意义的是年迈的谢定山与赵欢欣夫妇,这对夫妻靠收卖废品为生,日子不算宽裕,但他们一路经历风风雨雨,相携相伴一生,用行动证明了我爱你。
陈老师和仇老师可谓是一对遗憾。明明相爱的两个人,由于外界因素,陈老师犯糊涂时会推着一个木偶人遛弯。仇老师以为陈老师不在了,每天望着窗帘,窗帘后面是一堵墙,墙上挂了一根灯管,灯一开,隔着帘子,仿佛外面是一片光明,这种行为就是自我麻痹。
第三对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空巢老人常为戒,他和孤老李慧如不打不相识,渐渐互生情愫。李慧如表白“你不中意我,我中意你总好了吧”,是她内心的一大突破和成长。老年人的爱更直接,一个平时自己穿二手衣服的糙老爷们儿,也会用废品给自己喜欢的人做万花筒。
每个人都需要爱,老年人更需要爱。对老年人而言,爱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幸福的能力,更是一种传承的力量。伴侣是相扶到老的人,不离不弃,风风雨雨几十年,走到最后的除了爱,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一对相濡以沫至死不渝的恩爱夫妻,一对挣脱年龄束缚炙热相爱的黄昏恋人,是感动,也是勇气。他们让不少观众表示拥有了“我想爱你到白头”的勇气,他们也用爱展现“人生最后一场热恋”的心动。
二、爱子女
山哥夫妇长期挣扎在社会的底层,靠着收破烂为生。他们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子女拉扯大,可因为无钱医治小女儿的病,因此让她落下了终生残疾。
更不幸的是女儿嫁给了一个嗜赌且家暴的老公,这让山哥夫妇充满了愧疚,甚至在山嫂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后,她在潜意识中还是为女儿的不幸遭遇而痛哭失声,而山哥只能心疼地看着女儿手臂上的伤痕,一次次将微薄的收入接济给女儿。
当山嫂走到人生的尽头时,山哥举办了一场家宴,原本想着三个子女及其家人欢聚一堂,最后却是各自顾各自家庭,甚至山哥给每位孙子孙女送的礼物,子女们除了满脸的嫌弃,连离开时都不带走,哪怕是孩子们喜欢的。
山哥特意向常为戒学习了如何定时发送短信,选择陪山嫂一起离开,制造了煤气中毒的假象,也是为了不给子女们添麻烦。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离开。这是一种深沉的爱,更是一种无私的爱。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一种怎样的遗憾?如果三位子女平时对山哥和山嫂两位老人多点关心,家宴上觉察到老人的反常,或许这场煤气中毒的事件就不会发生。
当父母渐渐老去,他们的唠叨、羸弱、无助常常被子女们所忽视,甚至在失去父母时,子女们也不过是走个“孝宴”的形式。如果不是常为戒忍无可忍用麒麟鞭打醒了山哥夫妇的子女们,他们也不会齐刷刷地下跪忏悔。父母的爱无声而绵密,也许只有在下跪那一刻,这种爱才真正触动了他们灵魂深处的良知吧。
三、爱自己
老年人有爱的能力,更有爱的自由。这种“爱”,不仅应该对伴侣说,更应该和人生说、和世界说,和自己说。
常为戒为了讨好年轻人学一些新的词汇只是为了融进年轻人的圈子。常为戒的孙女告诉他,不要做讨好型的人,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别让顾虑太多牵绊了自己的思想。别憋着,想讲就讲,要能承担后果,只要这件事让你快乐,做就好了,不然要等多久才能讲呢,等到咽气的时候吗?
多数人总是把最重要的话放在心里,当他们说出“我爱你”的瞬间,不仅仅是爱情的叩门声,也是自我表达的尝试,更是热爱生活的情感流露。
老年人不应该被年龄束缚,限制。老人要照顾孙辈,要安分守己,要稳重严肃等。老年人首先是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老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爱就要勇敢表达出来,而不是畏畏缩缩,更不是瞻前顾后。
《我爱你!》里面的“你”,是爱人,是子女,是父母,更是爱情,也是对于生命的第二次表白,是爱自己的宣言。“你”是对生命的理解,是如何爱自己,让老年人在生命的终点,再重新回到起点,超越世俗去探寻生命的意义。
老年人应该活得“自私”一点,爱他人之前先爱自己。《我爱你》影中的“我爱你”说不出口,更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一辈的人无私的忘我境界,在他们观念里,可能是因为自我不存在,只有服务性,“我”的主语始终处于缺失状态。老人们一生为儿女奔波忙碌,并将其视为生活的全部,殊不知自己的美好生活也是子女最渴望看到的“意义”。
我是蝈蝈,写写生活小故事,书评,讲书稿。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欢迎来我的小屋做客,我们一起成长,用文字记录我们走过的岁月,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