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二毛的2Q17 作者:CC
9月底开始,接触一些理财类的书籍,虽然手里没钱,还是想要了解一下。最早的接触,是关注了朋友推荐的一个公号(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吧,但几个月也没有没怎么看,直到前几个月朝鲜搞事情,导致金价在上涨,发现文章并没有想象的晦涩,往往更新了看看,过几天又想到了什么,想求证什么,不明白的词汇查一查,再翻出来看看。直到知道作者早出了书,从此开始了涉猎理财书。
虽说看了几本,但在实际操作上一本金不够,二时间才不到2个月,基本还是一个完全的小小白。这篇毕竟不是理财的文章,只是聊聊对着几本看过的书的看法。
1、《穷爸爸,富爸爸》
2、《工作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三公子的书我安利了好多人)
3、《巴菲特传》
4、《穷查理宝典》
5、《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6、《富爸爸财富自由之路》
7、《激荡30年》
还有在读书计划的《大江东去》(阿耐)、《腾讯传》、《财富自由之路》
有些书的名字在过去的我看来,是根本不会看的。功利而且俗气。但我还是决定摒弃成见,尽量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发表批评,也不以过来人的是是非非浇灭新上路的热情和幻想。
在我看来,理财书分两种,搭建体系和实际操作。在看实践操作的书往往要小心,一定不能照搬,因为变化太快,当年的操作和股市行情和今天不尽相同。比如,以前金融衍生品较少,大萧条时期的老前辈可以分析一只股票的前世今生、所有的财务报表,慢慢的到现在股票就有3000多只,基金有4000多只,而我们也没有那样的时间和能力分析股票,也不会在每个你想要的基金公司开户,往往偷懒的选择第三方平台,选择组合基金(最近基金万里江山一片绿,大家谨慎入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行业没落了,有的行业兴起了。这方面的书,我建议不要花太多精力,千万不可以跟风买进。平时关注一些时时更新的帖子,自己小小尝试自己思考,这样收获更多。
搭建体系的理财书,才要花精力。不仅仅是金融证券方面的读物,还包括经济学甚至商业新闻,这就像初进一个世界,尽快了解结构和规矩,好像没有什么具体帮助,但又处处少不了,很多时候当我们脑子发热时,很容易忘记最简单的常识规则。贪婪和恐惧的对抗,贯穿了理财投资游戏的始终。而投资,是知识和资本的集聚。
《穷爸爸,富爸爸》、《富爸爸财富自由之路》
富爸爸系列很多书,主要探讨如何改变核心价值观或财务观,但一般都把最初的那本《穷爸爸富爸爸》列为最有收获的书。这本书主要的作用就是弄清楚自己的财务流向,很多东西分清是负债还是资产,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比如,人们通常认为汽车、游艇是资产,其实这是吞掉很多金钱的负债,很多人认为小房子换大房子是增加资产,其实需要还贷的房子不是你的资产,而是银行的资产,房子的价值会随市场波动,但贷款是确定的负债,在贷款还清之前,房子都不能算作你的资产,因为它无法产生现金流。那么还清贷款后,房子算资产吗?恐怕在卖出房子之前,它还是负债,因为你要支付养房子的钱。用卖出的房价和买入价差来评估这项资产。以上是基础阐述,并不涉及现在的房产行情。牵涉到钱的常识都会变得复杂,房买不买,还是很多综合因素考虑的,在这里不做判断。《富爸爸财富自由之路》把人们通过收入分为4个象限,把投资者分为7类,比如,要成为I象限投资者中第4级投资者,即一名长期投资者,首先有个计划,控制自己花钱的习惯,把债务最小化,哪怕每个月100元。每次只迈一小步,像做小游戏一样,能学到很多东西,经验在这里是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你也在尝试的过程中明白各种金融衍生品的类型,操作模式等等。为以后财富累积后的大额交易积累经验。
《工作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到看三公子的书时,对自己的财务有一个自己的管理和规划目标,形成自己的理财体系的简单模型。比如,无论你此刻月入多少,月底结算一下余额,尤其月光的一族,钱去哪了呢。请了私教、报了英语班、买了心宜的轻奢包包、屯了一堆护肤品?好像都是自我投资,好像都是必不可少,不是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吗?不是说要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吗?不是赚钱不就是为了买买买吗?这些冠冕堂皇的说法里又有多少是自己的想法,有多少是买买买公号博主的呢?是真的自我投资吗?还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光鲜?发朋友圈、作为谈资?其实你自己也知道,用月光支撑的生活品质并不高。很多需要真正用钱的时候还是需要借助父母,但我们的虚荣心作祟,停不下来,怕哪一天好像退出了某个圈子,怕哪一天失去苦心经营的优越感。
《巴菲特传》、《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书借着大神的光环,了解一下成功的人的路。但成功者的风格和机遇各有不同、性格、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图最左边的巴菲特属于“邻家的百万富翁”那种十年如一日的老黄牛,集中投资,生活简朴,喜欢研究财务报表和一切读物。在巴菲特以前,投资的黄金规则是分散投资,尽可能多的找被低估的股票,这在大萧条时期十分实用。但金融衍生品泛滥的今天,大多数股票被高估时,则不一定适合。图片中间的金融大鳄是刀口舔血搞得很多人倾家荡产的大灰狼,图右则是37岁开始退休,在骑着摩托车环游世界的时候,一边玩一边赚钱。这个金融大亨也写了本给后代子女的智慧总结(英文版),不过略贵。看资本家的发家史和金融史,往往会有出奇的相似性。
《激荡30年》
(后面会专题写一下这本)
激荡30年、大江东去是了解中国国情下的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历史,当然也可以看国外的金融历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经济史也不例外。比如《伟大的博弈》、《黑天鹅》感受在熊市和牛市下人性的挣扎和选择,据说金融历史往往出奇的相似,一轮又一轮,背后的原因,就需要我们在看书时思考。《穷查理宝典》已经写过了,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理财书籍,但看后的收获比每一个都大,需要看很多遍的书。
最后,对于理财书籍的两点建议,首先,别人的话不要“相信”,要经过自己的思考。第二,就是接触要趁早。我们已经是时代裹挟的成年人,关注这个世界和你发生关系的介质,是我们积极生活的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