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沉重的影片,尤其是影片最后交代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的改编,且在事情败落之前入学的所有学生,大部分人至今都在依靠药物来缓解暴力造成的抑郁与恐惧。电影展现的知道凤毛麟角,现实比这些残忍的太多太多。泪点低的观影时,请备好纸巾。
孤儿院题材的电影很多,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韩国的《熔炉》,今天推的这部来自丹麦的冷门佳片。豆瓣评分8.8
《总有一天》
艾尔玛和艾瑞克是两兄弟,生于单身家庭,父亲几年前在地下室自杀了。母亲患有重病,但为了孩子努力工作养家。却无力管教两个孩子。也没有多余的钱给孩子当零花钱。自然孩子的品行不是很好,去超市偷东西,看黄色书刊。
不久,母亲被查出患有癌症。不得已将两兄弟送到一所寄宿学校,噩梦从此开始......
兄弟两入学的见面礼不是鲜花、掌声,而是老师、校长的耳光。
“在这里要像鬼魂一样” 也就是说在这里要逆来顺受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要沉默着,当自己是众多鬼魂中的一员。哥哥选择了做鬼魂,而弟弟一如既往。弟弟一直尿床,被罚在寒冷的冬天做“人形晾衣架”,光着身子双手举着床单晾晒。
更可怕的是,看管宿舍的老师,是性侵儿童的变态。这里让人想起了《熔炉》里的性侵情节。
弟弟从头到尾都没有哭过,跟没事发生似的。
哥哥为了报复,将老师的手割伤。。。
哥哥终于要15岁了。成年就可以离开学校了。但校长怀恨在心,说哥哥不可能离开学校。愤怒的哥哥(哥哥为了等离开的这个时候,平时一直努力的做个鬼魂) 刮花了校长的车子,结果被校长打的半死。。真的是半死。。校长还不愿意将哥哥送去医院治疗。
-
弟弟知道真相后 骗校长要去博物馆,其实是找之前的女老师帮忙。希望能向之前来巡查的检察员投诉,因为没接到检察员,秘书的回复让弟弟相当绝望。
弟弟明白自己到底应该要做什么才能救哥哥(抱着必死的决心),回到学校后,弟弟砸了校长的车开始了反抗,最后爬上了塔顶准备跳下,他知道这样才会引起重视从而推翻校长的统治。弟弟从塔顶约下这一段相当完美,或许在那一瞬间弟弟已经实现梦想飞向月球(自由及美好)
贯穿全片的宇航员情节我猜应该是象征着自由与梦想(这里开启小学老师答卷模式:为什么房间里的窗帘是蓝色,烘托了作者怎么样的情绪?),结尾处女老师驱车带着兄弟俩逃出笼牢的那一刻,电影色调随之变得柔和,烘托出人性的光辉。结果自然是温情美好的,给生活、给人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