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和Leo、粥哥开会,讨论日更活动迭代方案。
我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解释一通后,Leo说:方案是不是可行,得结合目标来看······抛开目标谈方案,是没法下判断的。
哈哈哈,不愧是Leo,以终为始,一招打回原形。
那么用户目标是什么?我们其实都不够清晰,之前的调研也做得不够详细,基本是拍脑袋定的。我们只清楚自己的运营目标。
【2】
所以这周重做一次调研,点对点的同理心访谈。
采访了31个人,主要问4个问题:
1、你参与日更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2、你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未达成的原因是什么?
3、日更挑战延长至21天,会愿意挑战吗?
4、活动机制有什么迭代,会让你觉得非参加不可?
关于第一个挑战目标,之前预设大家的几个核心目标会是酱紫:
1、培养输出习惯;
2、提升表达能力;
3、打造个人品牌。
但实际调研下来发现,除了第一项外,其他的都差距蛮大啊哈哈!
调研中排名靠前的几个目标分别是:
1、通过强制输出,巩固检验所学,倒逼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2、培养习惯(稳定输出习惯/自律习惯//反思习惯/读书笔记习惯);
3、尝试挑战自我,测试能否坚持;
4、结识优秀伙伴;
5、提升能力(结构化表达能力/主题写作能力/觉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从运营者视角,会理所当然认为「提升表达能力」是日更挑战一个重要目标,但调研下来发现,「提升能力」这一项,反而被提及得最少,甚至不及「挑战自我」、「结识优秀伙伴」的频度。
想了想,也是正常,对于已经具备稳定输出习惯的少数人来说,提升表达能力会是进阶需求;但对于输出都存在难度的大多数人,动手写起来就已经是一大挑战了,暂时还无暇顾及能力提升。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提到,目标是输出倒逼输入、倒逼思考、挑战自我、培养习惯。
【3】
针对「是否达到目标」,二期挑战者多数回答「是」,少数回答「部分达成」,原因是习惯养成需要更长时间,非7天能够立竿见影;或数量达标,质量堪忧,因自身储备不足。
针对「是否愿意继续挑战21天日更」,多数回答「是」,5人回答「否」,原因是个人时间精力现阶段无法兼顾,或写作动力不足。
针对「运营改进机制」,受访者给出了非常有启发性的迭代方向:
1、21天分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设定不同挑战主题,每周复盘;
2、设置多元化主题备选,多名受访者对一周围绕同一主题深度探索、趣味性命题作文、场景分析式命题作文感兴趣;
3、多名受访者提及「反馈官轮流反馈」机制,即针对「同一主题深度探索」模式,一周内由多名反馈官轮流提供反馈,从不同视角给予挑战者启发,帮助对方不断打磨迭代内容,形成相对成熟完善的分享稿;
4、安排嘉宾分享、优秀写作者/反馈官分享,提升参与者写作能力、反馈能力;
5、设置激励机制,如挑战成功可获惊喜福利(免费教练约谈名额/免费加入Leo星球资格等),引入复活卡、平分契约金机制等;
6、 挑战者自行组队,相互反馈,增加互动, 让输出内容得到更多观点碰撞。
反正吧,扎实调研下来,感觉心底踏实多了,方向明确多了,再不是凭着一腔想象设计活动的那种忐忑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