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天气猛然热起来,真的让人感觉出春天的到来。看到仿佛一夜之间就绿起来的柳树枝条,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呀,这本来干枯的柳树枝条真的好像是被春风一夜之间吹绿的了。
又想起每到这个时候,小伙伴们一起折柳树条或杨树枝做笛子的往事。嫩绿的杨柳枝条最适合做笛子了。趁着放学回家在路上,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看到有合适的杨柳枝条,大家争抢着去折,当然是谁发现的还是优先让谁去折。
好用的枝条一般是比较光滑笔直的,发出嫩绿色的光泽,这时先用铅笔刀将两段有枝杈的部分切掉,然后再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去拧那枝条,能够感觉到新鲜的树皮开始一点点脱离里面光滑的木质。这时要特别小心,防止仓促间把树皮拧出裂缝来,那样的话制作笛子的任务也就失败了。
当成功让树皮脱离木质后,就可以慢慢将里面的白色光滑木棍抽出来,只剩下中空的树皮管了。再用小刀把一头五六毫米的外皮刮掉,显露出里面青青的颜色,适当地压扁管口,一个简易的笛子就大致做好了。放到嘴里吹起,可以发出“呜呜”的虽然单调但也很有意思的声音。树枝越粗,这个笛声越浑厚,树枝越细,笛声则会更加尖细。
那时候,我们都是比着看谁制做的笛子更大更响,谁才越得意,仿佛自己抢占了上风。当然,也有别出心裁的。他将抽出的木棍也用上了,先是在树皮管上挖一个小洞,然后再把木棍从下端插入树皮管,一边吹笛子的时候,一边抽动小木棍,笛子则会发出像鸟叫似的婉转的声音。
也许正是因为那时的孩子们没有什么其他玩具,所以更善于从大自然中去寻找快乐。如今,家里的孩子们人人都是玩具一大堆,却好像并不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么过瘾那么意犹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