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的始作俑者
有一个学员他们是90后夫妻裸婚后,同城分居5年。平常都是各忙各的,为了生活奔波,基本很少交流。
相信这个案例令众多朋友破防。可能有人会说,自己跟伴侣也是周末夫妻,甚至是年度夫妻,平日里都各忙各的,一年也很少见面。所以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很多时候,双方都没有出轨与背叛,但是夫妻双方很少有单独相处的时间,有时长期见不到人影,那么情感需求也渐渐被压抑遗忘了。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忙。这可以说是造成许多“无性婚姻”的始作俑者。
导致“无性婚姻”的三个因素
忙工作
在快节奏的21世纪,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碌和疲惫。从新的一天开始早上出门到晚上才回家,回家之后还要做饭搞卫生、给小孩子辅导功课、洗澡…忙完了之后已经深夜了,忙碌了一天的身体撑不住了,只想早早休息,所以哪里有时间去风花雪月。
尤其一些中年夫妻,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有时为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不惜分居两地,根本顾不及温存享乐。
就像网上那句话所说:中年夫妻什么都有,有孩子、有父母、有房贷、有车险,就是没有性生活。
因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多,每天都要紧张忙碌的工作,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即便爱的人就在身边,也提不起兴致去恩爱缠绵了。
短片《说不出来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
深夜书房里
丈夫抱着电脑工作
妻子走过来问他:“还不睡吗?”
丈夫没有看妻子,只答道:“你先睡。”
过了一会
妻子又说,她明天要出差几天
丈夫头也不抬表示自己知道了
最终
妻子以“你先忙。”结束了对话
他们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却因工作忙碌忽视了对方,逐渐丧失了原来的亲密。他们这种情况不就是映照了两性关系里的生活现状吗?丈夫每天忙于工作,难以顾及妻子的感受。
有时,为了让生活轻松一点就聚少离多,连交流的时间都少,更别说回家之后的恩爱缠绵了。大多数时候,我们为了事业、为了家庭,夫妻生活早已被挤到最边缘的角落直至淡化消失,已经忘记了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初衷了。
忙家务
还有一个学员找到雨君老师说:
每天在家恨不得自己长三头六臂,快一点忙完,快一点收拾完,但是我就是没有三头六臂,怎么可能一个人能干的那么快,那么十全十美呢,然后丈夫回到家看到一点不完美还要责怪我。明明我也有做,只不过是他没有看到。
其实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丈夫难以看到妻子的付出,认为这是妻子的分内之事,妻子无法共情丈夫的压力。因而导致争执不断,最后不欢而散,还有可能会积累怨恨导致一些无法挽回的话说出口。
就像电影《克莱默夫妇》里,乔安娜和特德结婚后,就全身心投入家庭。
每天早上给丈夫做早饭送丈夫去上班之后还要给孩子喂饭穿衣…
中午还要收拾家务要准备午餐,但是孩子又哭闹不停…
到了下午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去采购、做饭…
这就是乔安娜的一天,琐碎又繁重,一天又一天让她渐感力不从心。
她向丈夫表达她需要他的帮助,但是丈夫却一直因为工作忙而拒绝。他们原本是因为相爱而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婚后却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个由于忙不完的家务,很少有亲密互动,爱和温存彻底成为过去式。他们也渐渐忘记了当初在一起的初衷了。
只是,伴侣间若缺少了同床共枕的亲密,或者交流沟通不足,相互会越来越失望,矛盾将愈演愈烈。有多少夫妻,因为爱,而组成了家庭,最后却因家庭琐碎,而失去了爱。
忙孩子
在雨君老师接到过的咨询案例中,我们提取了这么一个问题:有小孩之后,夫妻感情会发生怎么的变化?
有的学员说没有改变依然甜蜜如初
也有学员说抚养孩子太累了,掏空了精力,夫妻关系也会变得很紧张。
对照现实,后者往往占大多数。在有孩子之前,两个人可以有许多时间来陪伴彼此,但有了孩子,每天都需要忙孩子的一推琐事。有些夫妻甚至舍弃了所有的个人空间,从夫妻变成室友,性生活也成了可有可无。
当抚养教育孩子占满了生活的全部,而忽略了自己和伴侣的情感需求,这时候,婚姻就只剩下责任,失去了情爱与活力。
其实,孩子不应该成为夫妻“性冷淡”的原因,而应该成为情感升温的契机。夫妻双方需要适应角色的转变,共同照顾孩子长大,并主动去创造属于两个人的空间,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金牌调解员胡剑云说:“婚姻,爱是一个‘前提’,而婚后,‘如何爱’则成为一个‘课题’。”
这也是大多数夫妻所面临的困境:工作压力很大、家务十分繁忙、教育孩子很累,完全顾及不到伴侣。却忘了,婚姻家庭是两个人的,而不是一个人的负重前行。
双方可以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努力,忙碌之余也要抽空去关心、拥抱对方,打破“无性无爱”的僵局。
最后,希望每一对伴侣都能并肩前行,百忙之中依然保持爱意,彼此共度良宵,幸福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