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18年的诺贝物理奖获得者。
得了诺奖之后,普朗克声名大噪,每天奔波于各个学府和社交场合,演讲他的量子理论。讲了一段时间之后,给他开车的司机都听得滚瓜烂熟。
一天,司机对普朗克说:“教授,你每次都讲一样的内容,连标点符号都不带改动的,我都听熟了。这样吧,下次到慕尼黑,就让我替你讲吧。”
普朗克说:好啊,你想讲,那就你来好了。
到了慕尼黑,司机登坛说法,对着一群物理学家洋洋洒洒口若悬河。果然讲得跟普朗克一般无二,台下众人叹服不已。
讲完了,一个教授举手……然后问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听完问题,司机笑了,说:“你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简单,这样吧,我让我的司机回答一下……”
这个故事进入中国后,在流传中普朗克被篡改成了爱因斯坦。因为许多中国人不知道谁是普朗克,但都知道爱因斯坦。
其实,作为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普朗克在物理学界,也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拿金庸的人物来说吧,如果爱因斯坦是重阳真人的话,那普朗克至少也应该是东邪、西毒。
这个故事,巴菲特的搭档、以智慧著称的查理·芒格非常喜欢。芒格说: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
许多人并没有掌握什么知识,而是像普朗克的司机一样,只是学会了表演。但是这种表演,对当事人自己并没有任何帮助。
糟糕的是,许多人入戏太深,忘记了自己只是个司机,而不是普朗克。
或许很多人对知识的理解,甚至还比不上普朗克的司机。司机尽管是鹦鹉学舌,但起码讲的是正宗的量子力学,许多人都是理解得一鳞半爪,就敢随意评头论足。
好在没有入戏太深,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我尝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一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读的资料也是二手的,来自得到专栏万维钢的《精英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