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三国志》卷二十《魏志·邓哀王曹冲传》
小时后看过一部动画片,叫做《曹冲称象》。在动画片里,曹操给部下出了一个难题: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面对这个问题,曹操的部下脑洞大开,有人主张做一杆大称,有人主张把巨象分尸。。。最后,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上面的办法,完美的解决了问题。
动画片很有教育意义,其中一个重要启示就是: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因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而不同的解读,也就会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曹冲称象》里,面对巨象,有的人想到了把称量工具放大,有的人想到把称量目标分解。前者虽然可以保住巨象的生命,但是工程浩大,后者虽然不用劳民伤财但是巨象只能冷冻保存了。而曹冲的办法结合了上述两者的优点,用一堆无生命可分解的石头代替大象。所以----
用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很重要
要想能够做到用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有两个办法:
- 组建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
- 拥有足够的见识和知识,能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
但是无论是哪个办法,都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一个团队,如果只是一个人说了算,而其他人都只是服从权威,那么结果只会更糟,具体例子,想一想某国建国初期的各种运动就知道了。或者,一个团队的人之间无法沟通,那么这个办法也是无效的。想象一个团队,由一个只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和只会说英语的英国人,以及一个只会日语的日本人组成,天晓得他们之间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对于第二个办法,芒格有本书《穷查理宝典》,讲的就是双轨思维。之所以要写本书来讲,就是因为一般人都很难做到。
能够做到以不同视角观察问题,那么离创新就进了一步。创新其实就是,不同视角问题的重组。
例如汽油,在19世界中期的时候,只是一种无用的副产品。因为煤油的沸点更高,所以用于照明时比汽油更加安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汽油作为动力燃料的重要性,制造出了用于汽油的内燃发动机,于是汽油又变得炙手可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