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十一本。
这是一部想象力超乎想象的小说。
整部小说是分成两部分来解说的。
01.第一部分:二维世界
在平面国,线段是女人,三角形是工人…圆,则是统治阶级。
为了防止下层阶级暴动,自然创造了一种充满智慧的规律:当下层阶级的智力、知识,或者德行有所提高时,他们的锐角角度也会等比提高,这样他们就越来越接近相对无害的等边三角形。
平面国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公式为等级与等级之间的关系。全书语言极其幽默,运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使得一些相对枯燥的图形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马戏团小丑人。所谓的“智力”,“知识”,“德行”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有阶级所创造的词汇。
圆,是很多边的多边形。变数越多,越接近圆形。他们是怎么社交的呢?
多边形们通过卖弄、炫耀、试探等多种方式识别他人,也通过这些方式展示自己的地位和立场。--平面国出版于1884年,很难想象在那个时候作者通过数学映射到多年之后的近现代社会的社会阶层关系。
<比如,在舞会上或座谈会上,他们必须一边移动(比如旋转、前进和后退),一边靠视觉判断若干沿不同方向移动的多边形究竟来自哪个显贵的阶级。我相信,空间国最爱争辩的数学家也会同意我的看法:用眼识人是一项极度复杂的任务,即使是对最聪明的平面国居民而言,这项任务也会考验他们的角度分辨能力。>
“要想在多边形的圈子里展现出完美的礼仪,你自己必须也是一个多边形。”
“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年时接触了触觉识人的做法,他就再也无法完美地掌握视觉识人的艺术了。”
触觉识人是底层阶级的习惯,而视觉识人则是高层阶级的一贯做法。
在平面国中,阶级对立是常态。阶级对立偶尔成为暴动的借口,而大部分时候是人们安居乐业的温床。底层阶级可以不必思考,“认命”是最便捷舒服的姿态。倘若有不规则图形企图破坏高层阶级的土壤,他迟早也会被高层领导关进牢房,终身监禁。
人和人之间只要奉行“形状法则”,一切疑难杂症也都会迎刃而解。
这位著名的哲学家认为,在理性的评判框架下,不管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都不值得受到赞美和批判。当你称赞一位正方形时,如果你不去歌颂他精确完美的直角,却去称赞他捍卫委托人利益的正直行为,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吗?同样,面对一位说谎、偷窃的等腰三角形,我们根本不应该谴责他的行为,而应该悲叹他各边不等长的顽疾。
“僧侣阶级本身什么都不做,所有事情都由其他人完成,但一切值得做的事情都是为僧侣阶级服务的。”--看似荒诞不经的编排其实不能说它不会存在于现实。还记得去年大火的《黑暗荣耀》中妍真的黑暗台词吗:
梦想是像你这样的人才需要的
比如你、他还有她
等你们实现梦想了
我花钱使唤你们就行了呀
02.第二部分,一维世界和三维世界
我们跟着二维世界的数学家来到一维世界:
那条直线就是直线国居民的整个世界。这位国王的所有臣民——那些短短的线段是男人,而那些亮点是女人——都与他一样,既不能走出直线,也看不见直线以外的任何东西。
在二维世界,女人是线段(男人是大于等于三边的图形),而到了一维世界,男人是线段,女人则成了点!也就是说,不管在哪一种空间,女人必定比男人要更弱更透明更不值得一提。这种明目张胆的性别划分让人既无语又了然。在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中,女性的地位不管在什么社会都更值得每一个人去反思。
再说三维世界,什么样的二维人更容易了解三维世界(即什么样的人才会认识比普遍认知更高的认识?)作者认为儿童有这个潜力。
我坐在妻子的身边,一边努力回忆1999年的往事,一边憧憬着2000年的种种可能。然而,那个聪明的小六边形的童言童语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代入到现在的教育中。大部分成人被世俗所染,已然不能认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真相。可是童言无忌,儿童的心灵也许有一部分仍旧纯真可塑。可惜的是,现代教育又常常把儿童那点天然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中。因此,书中数学家的孙子第一次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立体”想法,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和爷爷推翻了自己的说辞!呜呼哀哉!我想,这也是在警示现代教育者们不要走进大社会的迷雾中,而是应该朝着未来更高更远的目标看去,人类应该具有这方面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和以上立足点有相关性的一点是,人们面对未来,应该如何指导当下的行为?这位数学家很虔诚的赞同了三维世界中球的看法:“正像球所说的那样,我们退得越远,视野就越宽阔。”
人们喜欢待在舒适区,因此人们喜欢向下兼容,很难做到向上仰望学习。
三维世界有着二维世界所达不到的高认知,譬如:“用德行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吗?这话我可不敢说。但在我们空间国中,许多最优秀、最有智慧的人更重视情感,而不是知识,他们更像被你们轻视的线段,而不像备受你们推崇的圆形。”
但是,处在三维世界的球可以去给二维世界带去福音成为传道者,而它本身就不能前进一步。
作者语言幽默,他变身幽默与感性(二维世界不允许拥有的品质)的数学家说到:“在四维福地中,难道我们应该徘徊在五维世界的门槛外,却不进去看看吗?”
又说“是他给我灌下了真理的美酒,又怎能责怪我喝醉呢?”
“我的生活一片惨雾愁云。所有的乐趣都远离了我,因为平面国的所有景物都在诱惑我说出叛国的言辞。不管我在二维空间中看到什么,我都会想,在三维空间中它们看起来可不是这样,而且那才是它们真正的样子。”
数学家最后锒铛入狱,但难得的是他“死不悔改”。小说的结尾,他用一种绝望又希望的语气在期望自己成为一名殉道者:
“我希望我的这份回忆录能以某种方式——具体是什么方式,我也不知道——被某一维度的居民读到。也许这份回忆录能点燃那个种族的反叛精神,让他们奋起反抗把我们囚禁在有限维度中的强权。”
以上。
这部小说的超前,大胆,犀利,精准,让我震惊不已,成为我今年以来读到的最为特别的小说(今年为止,这本是第十一本。)可惜我没办法把心中的多数想法悉数书写记录,在此,以我喜欢的译者鲁冬旭老师的一段话结尾,他说:
“理性和求知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
今日世界中许多令人痛心的东西——比如分歧和对立——都不是绝症。真正能对人类造成“降维打击”的,只有愚昧和封闭。正因如此,我们永远不应放弃思考和探索。任何一种“信仰”或“价值观”都不该成为闭目塞听、阻碍思辨的封印。”
-END-
PS:
摘抄:
我对传道已经完全绝望,我明白根本不会有任何人相信我的说法;我在千禧年得到的天启,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戏弄。空间国中的普罗米修斯从天界为人类带来了火种,可是我——这位可怜的平面国普罗米修斯——不仅没有给我的同胞带来任何启示,还因为徒劳的尝试被关进监狱里虚度余生。然而,还有一种希望能支持我活下去。我希望我的这份回忆录能以某种方式——具体是什么方式,我也不知道——被某一维度的居民读到。也许这份回忆录能点燃那个种族的反叛精神,让他们奋起反抗把我们囚禁在有限维度中的强权。